[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实体移动事件消息的传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6932.2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劲林;陈君;程钢;叶晓舟;邓浩江;王玲芳;齐卫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中科海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王宇杨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实体 移动 事件 消息 传播 方法 | ||
1.一种网络实体移动事件消息的传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网络设备基于已转发数据的信息维护历史转发信息列表;其中,能够从外部系统或设备接收移动事件消息的网络设备还基于已接收数据的信息维护上行端口信息表;
步骤2)当具有上行端口信息表的网络设备在收到外部系统或设备发送的移动事件消息后,利用上行端口信息表匹配得到该移动事件消息的转发端口及转发信息,利用转发信息构造移动事件转发消息并从转发端口转发出去;
步骤3)网络设备收到移动事件转发消息后,从历史转发信息列表中匹配移动事件转发消息的转发端口及转发信息,利用转发信息修改移动事件转发消息然后通过转发端口转发出去;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1)当网络设备收到移动事件转发消息后,向除收到转发消息的端口以外的端口所连接的网络设备发送询问消息,所述询问消息中包括源网络地址集合和目的网络地址;
步骤3-2)收到询问消息的网络设备查询历史转发信息列表,如果找到与询问消息相匹配的条目,将“有”的响应消息发送给发送询问消息的网络设备,执行步骤3-3);否则,发送“无”的响应消息给发送询问消息的网络设备,转入步骤3-4);
步骤3-3)网络设备将收到“有”的响应消息的端口作为后续转发端口,基于“有”的响应消息中包含的后续转发信息修改移动事件转发消息,从后续转发端口转发出去;
步骤3-4)网络设备收到“无”的响应消息,或没有收到任何响应消息,不传播所述移动事件转发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实体移动事件消息的传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事件消息中包括移动的网络实体名字和该网络实体移动前的网络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实体移动事件消息的传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转发信息列表中包括记录的已转发数据的出端口标识、源网络地址和目的网络地址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实体移动事件消息的传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端口信息表中包括记录的已接收数据的目的网络实体名字、目的网络地址、源网络地址和入端口标识的信息;其中,所述目的网络实体名字在该数据的网络传输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实体移动事件消息的传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具有上行端口信息表的网络设备在收到外部系统或设备发送的移动事件消息后,从移动事件消息中提取移动的网络实体名字和移动前的网络地址;
步骤2-2)在上行端口信息表中按“目的网络实体名字、目的网络地址”查找与移动的网络实体名字、移动前的网络地址值同时匹配的全部条目;如果没有匹配的条目,则不传播该移动事件消息;否则,执行步骤2-3);
步骤2-3)提取查找到的全部相匹配的条目中的“源网络地址”和“入端口标识”信息,将其中的“源网络地址”值按其对应的入端口标识值进行分组,形成与各不同入端口标识分别对应的源网络地址集合;
所述源网络地址集合为对应相同入端口标识的一组各不相同的源网络地址值的集合,包含N个源网络地址值;N最小为1;
步骤2-4)对分组后的每个入端口标识,将当前“入端口标识”对应端口作为转发端口;将当前“入端口标识”对应的源网络地址集合拼合到已收到的移动事件消息中,构造移动事件转发消息;将移动事件转发消息发送到当前的转发端口连接的网络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中科海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中科海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69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