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家具智能化柔性制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65916.1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8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冬荣;郑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东荣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M3/18 | 分类号: | B27M3/18;B27C5/00;B27G3/00;B24B1/00;B27N7/00;B27N3/1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 地址: | 363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家具 智能化 柔性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式家具智能化柔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家具智能化柔性制造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①选料;②切割;③碎屑收集;④打磨收集;⑤封边;⑥贴皮;⑦加胶混合;⑧定型以及⑨干燥成型,从而在制成板式家具的同时还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材碎屑进行收集再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输送装置提高了整个板式家具的生产效率,并通过切割装置、打磨装置、封边装置以及贴皮装置实现制造加工过程中的精细化,大大提高产品质量。而且,通过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材碎屑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式家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板式家具智能化柔性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板式家具是一种以禾香板、中密度纤维板或刨花板进行表面贴面工艺而制成的家具。传统的板式家具的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低,工作人员劳动量大,并且工序繁多。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板式家具的成本较高,并且传统的板式家具生产过程中的切割、打磨以及贴皮等步骤均由人工完成,从而使得加工精度降低,产品较为粗糙,产品外观质量下降。不但如此,在传统的板式家具生产工艺中,对木板进行打磨、切割以及钻孔而残留下的木材碎屑缺少回收处理,因此造成加工环境空气浑浊,地面木碎屑多且乱的情况。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家具智能化柔性制造工艺,其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以及对木材碎屑具有回收再利用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板式家具智能化柔性制造工艺,其中,所述板式家具智能化柔性制造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料:选取家具成型需要用到的规格合适的木板并确定木板数量;
②、切割:将选好的木板通过输送装置转移至切割装置中,由切割装置对木板进行切割,使其符合加工实际需要的规格大小;
③、碎屑收集:对切割装置过程中切除的木材碎屑进行收集;
④、打磨收集:将切割好的木板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打磨装置,由打磨装置对木板进行打磨,同时,对打磨过程中去除的木材碎屑进行收集;
⑤、封边:将打磨好的木板通过输送装置转移至封边装置,进行对木板的封边;
⑥、贴皮:对封边好的木板通过输送装置转移至贴皮装置,由贴皮装置对木板进行贴皮操作;
⑦、加胶混合:对收集的木材碎屑进行加胶,并搅拌混合;
⑧、定型:由定型模具进行木材碎屑进行定型;
⑨、干燥成型:待木材碎屑定型后,进行脱模,使其干燥并成形出由木材碎屑构成的木板;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转接座,环形盘、转接轴、滚动架以及旋转扶手,所述转接座设在地面上,所述环形盘设在转接座上,所述滚动架上设有滚动轮,所述滚动架通过滚动轮与环形盘抵接,所述转接轴竖直设在转接座上且所述转接轴的一端与转接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接轴的另一端与滚动架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扶手设在滚动架上。
进一步,所述滚动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连接板、滚动轴以及滚筒,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连接板的下表面与转接轴转动连接,所述滚动轴有若干个,若干个滚动轴等间隔水平设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滚筒有若干个,若干个滚筒对应套设在若干个滚动轴上,所述转接座上还设有转接滚轮,所述转接滚轮有四个,四个转接滚轮两两对称分布在转接座上并用于转接座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东荣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东荣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5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