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碰撞传感器的10kV架空线路雷击断线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9712.7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培峰;白洁;王磊;王继奎;王鹏;杨元春;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4;G01P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罗建书 |
地址: | 037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碰撞 传感器 10 kv 架空 线路 雷击 断线 报警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碰撞传感器的10kV架空线路雷击断线报警装置,该断线报警装置包括:碰撞传感器和报警单元;碰撞传感器安装于架空线路上,碰撞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报警单元的控制端,碰撞传感器包括吸附装置、滚珠和触碰开关,碰撞传感器用于当架空线路断线时,滚珠从吸附装置上掉落,触碰开关被掉落的滚珠导通,触碰开关产生断线信号;报警单元用于根据断线信号生成报警信息,其中,报警信息包括光电报警信息、声音报警信息和位置坐标信息。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雷击断线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降低了过电压引起误报警的可能性,提高了雷击断线的维修效率,有利于抢修和快速恢复供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雷击断线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碰撞传感器的10kV架空线路雷击断线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的配电网输电线路主要以绝缘线路为主,造成绝缘线路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雷击断线。雷击断线的发生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步:(1)雷电过电压击穿绝缘层,造成导线对地放电,但由于雷电流作用时间短,仅为微秒级,能量小,此时导线不会烧断;(2)雷电造成击穿后,施加在放电通道上的系统工频过电压会产生工频短路电流,工频短路电流持续引起电弧燃烧,从而烧断导线。系统短路电流与系统运行方式有关,直接接地系统的短路电流可达数千安培,会造成过流保护动作,切断线路;对于采用中心点接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电流可能小于10A,此时可允许带故障运行2h,即断线接地后系统仍继续运行,此时经过断线落地区域的人员可能有触电危险。需要及时向抢修人员报警并确定事故地区,便于快速抢修,消除隐患。
而现有技术中,以如何预防架空线路发生雷击断线为主,通常是加装避雷器或者防雷击断线装置,以预防架空线路因雷击而断线,较少考虑到断线后如何进行判断、报修以及对附近人员进行有效地预警,以免造成对人员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对10kV架空线路因雷击导致断线进行判断,提高了断线报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了因架空线路断线对附近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碰撞传感器的10kV架空线路雷击断线报警装置,该断线报警装置包括:碰撞传感器和报警单元;碰撞传感器安装于架空线路上,碰撞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报警单元的控制端,碰撞传感器包括吸附装置、滚珠和触碰开关,碰撞传感器用于当架空线路断线时,滚珠从吸附装置上掉落,触碰开关被掉落的滚珠导通,触碰开关产生断线信号;报警单元用于根据断线信号生成报警信息,其中,报警信息包括光电报警信息、声音报警信息和位置坐标信息。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吸附装置,具体包括:永磁体组件、固定腔体和吸附单元;固定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永磁体组件,永磁体组件用于为吸附装置吸附滚珠提供吸附力,固定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吸附单元,吸附单元设置于触碰开关的上方,吸附单元依靠吸附力吸附滚珠。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风速检测装置,电流生成模块和磁场线圈;电流生成模块的检测端连接于风速检测装置的输出端,电流生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磁场线圈,电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风速生成对应的磁场电流;磁场线圈设置于吸附装置的外壁上,磁场线圈用于根据磁场电流产生磁场,磁场用于吸附装置吸附滚珠。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碰撞传感器的供电端、报警单元的供电端;报警单元,具体包括:声光报警装置以及坐标发射单元;声光报警装置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声光报警装置用于根据断线信号,生成光电报警信息和声音报警信息;坐标发射单元用于根据断线信号,发送位置坐标信息,位置坐标信息为断线报警装置的杆塔编号。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风速检测装置的供电端以及电流生成模块的供电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9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