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底吹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8246.0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达;李强笃;薛志;公斌;高志滨;曹玉峰;胡增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4 | 分类号: | C21C5/34;C21C7/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吹 底吹气体流量 转炉出钢 出钢 熔化 转炉炼钢过程 冶炼信号 钢包 合金 采集 结束阶段 精炼工序 脱氧产物 温度损失 钢水 吹炼 上浮 预设 供气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包底吹方法及系统。通过采集转炉炼钢过程中的冶炼信号判断转炉炼钢过程的吹炼开始、出钢开始和出钢结束阶段。根据采集到的冶炼信号以及转炉出钢各阶段的出钢时间和预设底吹气体流量控制底吹,进而在保证合金充分熔化的基础上达到根据转炉出钢各阶段调整底吹气体流量的目的。由于本发明能够根据转炉出钢各阶段及时调整底吹气体流量,因而不会存在流量过低或过高的问题,进而能够提高底吹效果。本发明在保证合金充分熔化的同时还能够促进脱氧产物上浮,降低底吹供气带来的温度损失,提高钢水质量,进而为精炼工序提供良好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包底吹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依靠铁业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的过程。目前的转炉炼钢主要用于碳钢、合金钢以及铜和镍的冶炼。
在传统的转炉炼钢过程中,转炉出钢过程为转炉炼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通常,在转炉出钢过程中,脱氧剂、合金加入钢包后,脱氧剂和合金的熔化仅仅依靠钢流的冲击以及较高温度的钢水,这导致脱氧剂和合金的熔化存在熔化时间长、效果差的问题。另外,若合金的加入量较大时,由于熔化速度较慢,因而容易发生合金结坨现象,导致钢水的成分、温度不够均匀。由于钢水的成分、温度不均匀,因而钢水进入精炼后,需要通入大流量氩气进行搅拌,进而达到均匀钢水温度、成分的目的。然而,上述方法不仅容易造成温度损失严重,而且还会造成精炼时间延长,严重影响精炼成本及生产节奏。
转炉出钢过程中,底吹氩气辅助搅拌以及选择合理的底吹强度能够明显提高脱氧剂、合金熔化速度以及加速脱氧产物上浮,缩短精炼时间。目前,底吹供气流量一般靠人工进行调整。若人工调整的底吹供气流量过低,则存在底吹效果不好的问题。若人工调整的底吹供气流量过高,则存在转炉温度损失严重,精炼需通电提温的问题。由此,人工调整底吹供气流量的方式容易因人为因素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出现钢包底吹效果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包底吹方法及系统,以解决钢包底吹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包底吹方法,包括:
采集转炉炼钢过程中的冶炼信号,所述冶炼信号包括吹炼开始信号、出钢开始信号和出钢结束信号;
根据所述冶炼信号以及转炉出钢各阶段的出钢时间和预设底吹气体流量控制底吹。
优选地,根据所述冶炼信号以及转炉出钢各阶段的出钢时间和预设底吹气体流量控制底吹包括:
根据所述吹炼开始信号修正转炉出钢各阶段的出钢时间;
根据所述出钢开始信号确定出钢开始;
确定所述出钢开始后,根据所述出钢时间以及预设底吹气体流量控制底吹。
优选地,所述转炉出钢各阶段包括:出钢开始阶段、合金加入阶段、特殊造渣剂加入阶段、杂物上浮阶段以及挡渣阶段。
优选地,所述出钢开始阶段的底吹气体流量为50-100L/min;
所述合金加入阶段的底吹气体流量为400-700L/min;
所述特殊造渣剂加入阶段的底吹气体流量为300-450L/min;
所述杂物上浮阶段的底吹气体流量为100-200L/min;
所述挡渣阶段的底吹气体流量为50-100L/min。
优选地,所述出钢开始信号和所述出钢结束信号通过炉倾编码器角度确定。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钢种合金加入量控制底吹气体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8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