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叶提取物、含有其的注射液及它们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7726.5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4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劳芳;董官波;王正彬;孔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和制药有限公司;邓声菊 |
主分类号: | A61K36/16 | 分类号: | A61K36/16;A61K9/08;A61P9/10;A61K8/9771;A61Q19/00;G01N30/02;G01N30/86;A23L33/105;A61K127/00;A61K31/49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135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叶 提取物 含有 注射液 它们 质量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银杏叶提取物和含有该提取物的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以及它们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按照干燥品计,含总黄酮醇苷24.0%~37.0%,萜类內酯6.0%~12.0%。本发明的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中,含有磷酸川芎嗪和本发明的银杏叶提取物,每1ml该注射液中,磷酸川芎嗪的含量为0.36~0.44mg,所述银杏叶提取物的含量是使每1ml该注射液中含总黄酮醇苷为36~44μg、萜类内酯6.0~13.0μ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杏叶提取物、含有该提取物的注射液、以及它们的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逐年上升趋势。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心力衰竭45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是致死的重要疾病类型之一。
本申请发明人之前研制并发明的杏芎氯化钠注射液经过若干年实践,已被证实其具有显著的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杏芎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其来自银杏叶。
我国虽然是银杏叶资源大国,银杏提取物的制备也由来已久,但中药提取方法获得的产品成分复杂,传统的以单一成分作为指标进行质量控制的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的要求。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中药质量标准的提高成为中药发展的瓶颈,现代化的质量标准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前提。
随着我国药品生产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和对注射剂安全、疗效、质量可控等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深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继提出了“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和“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以全面提升药品质量控制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质量更稳定、毒性成分更少的银杏叶提取物、含有该提取物的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以及它们的质量控制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
(1)银杏叶提取物,其中,按照干燥品计,含总黄酮醇苷24.0%~37.0%,萜类内酯6.0%~12.0%,所述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所述萜类内酯的含量以白果内酯(C15H18O8)、银杏内酯 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和银杏内酯C(C20H24O11)的总量计。
(2)上述(1)中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其中芦丁(C27H30O16)含量不超过4.0%,游离槲皮素(C15H10O7)含量不超过0.4%、优选不超过0.2%。
(3)上述(1)或(2)中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其中重金属含量为:铅不超过5mg/kg、镉不超过0.3mg/kg、砷不超过2mg/kg、汞不超过0.2mg/kg、铜不超过20mg/kg。
(4)上述(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其中总银杏酸含量不超过2mg/kg,优选不超过1mg/kg,所述总银杏酸含量以银杏酸C13:0(C20 H32O3)、银杏酸C15:1(C22H34O3)、银杏酸C17:1(C24H38O3)的总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和制药有限公司;邓声菊,未经弘和制药有限公司;邓声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7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