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探测球形变形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6496.0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3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清;强虎;徐关文;蒙艳玫;刘旭;黄仁智;莫荣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林德利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探测 球形 变形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探测球形变形机器人,包括左侧球壳、中间球壳以及右侧球壳,中间球壳内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左右且同轴设置的两根齿轮轴、电池以及第一控制装置,左、右两侧的齿轮轴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球壳,两根齿轮轴分别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密封腔内安装有高压瓶,左侧球壳和右侧球壳的内腔分别通过导气管与高压瓶连通,导气管上设有第二控制装置,左、右侧球壳与中间球壳之间设有安装于齿轮轴上的螺旋桨,本发明通过螺旋桨驱动推进,辅以控制机器人左、右侧球壳的伸缩与高压气体的量灵活实现机器人的转向运动。可以解决人类无法直接参与水下实验获取实验数据的技术问题,是水下机器人一个新颖的设计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探测球形变形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陆地的自然资源已被过度的开采,尤其是化石能源的消耗更是超出想象,能源危机日益突出。而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一个富饶而远未得到开发的资源宝库。人类面临着人口膨胀和生存空间、陆地资源枯竭和社会生产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和人类发展的三大矛盾挑战,要维持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海洋资源,这是无法避免的选择,在现代化的战争中,智能化、无人化的特点非常重要,水下机器人能够以水平舰船为基地,在数百里的水下空间完成环境探测、目标识别、情报收取和数据通讯,大大地扩大了水面舰艇和潜艇的作战半径,因此水下探测机器人将在海洋资源勘查、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会是未来战争中的神兵利器。
水下机器人也称作无人水下潜水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UUV,是一种可以在水下移动、具有感知系统、通过自主操作方式、使用机械手或其他工具或辅助人去完成水下作业任务的机电一体化智能装置。水下机器人在机器人学领域属于服务机器人类,它包括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s)简称(ROV)和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简称(AUV)两大类,ROV是拴在宿主舰船上,由操作人员持续控制;AUV则是可经过编程航行至一个或多个航点,自带电能,不用缆线,二者比较可知AUV优点多。
随着研究的深入,AUV的研发种类也越来越多,常见的两种类型,一种是是由鱼雷启发研发的单推进器鱼雷外形,另一种是多推进器开架式,两种AUV都有一定的缺点,前者的灵活性较差,后者的动力性较差,所以设计研发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是很有必要的;球形水下潜器是被研究最早的一种结构形式,但是国内外对球形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很少;球形水下机器人相比于其他种类水下机器人而言有着抗压性好,转动阻力小的独特优点,球形机器人可以很好的适应水下特殊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水下探测球形变形机器人,其功能是能在水底下灵活转向,且能满足探测所需要的动力要求;以解决人类无法直接参与水下实验获取实验数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探测球形变形机器人,包括左侧半球壳、中间球壳以及右侧半球壳,左侧半球壳、中间球壳以及右侧半球壳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球形外壳,所述中间球壳内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左右且同轴设置的两根齿轮轴、电池以及第一控制装置,左侧的所述齿轮轴上转动安装有左侧半球壳,右侧的齿轮轴上转动安装有右侧半球壳,两根齿轮轴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电池为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旋转,所述左侧半球壳和所述右侧半球壳采用韧性足且有一定塑性的塑料制成且靠近中间球壳的壁采用硬质抗压塑料制成,所述密封腔内安装有高压瓶,所述左侧半球壳和所述右侧半球壳的内腔分别通过导气管与所述高压瓶连通,所述导气管上设有第二控制装置,所述左侧半球壳与所述中间球壳之间设有安装于左侧所述齿轮轴上的左螺旋桨,所述右侧半球壳与所述中间球壳之间设有安装于右侧所述齿轮轴上的右螺旋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6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