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基因资源的低温保存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46500.5 申请日: 2018-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9430055B 公开(公告)日: 2022-02-08
发明(设计)人: 王克秀;唐铭霞;胡建军;何卫;李华鹏;李洪浩;杨雯婷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苗艳荣
地址: 610066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马铃薯 脱毒 试管 基因 资源 低温 保存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基因资源的低温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带有1个叶芽茎段的脱毒试管苗,转接入装有培养基的试管后,在21‑23℃,光周期16H/d,光照强度3000‑4000lux环境下培养至2‑3cm高,即转入温度:4‑6℃;光照强度:1000‑2000lux;光周期:10‑12H/d的人工气候箱内保存。本发明保存周期延长至1.5‑2年;本发明保存后的试管苗活力强,恢复能力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储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基因资源的低温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植物种质资源流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课题(巩振辉,申书兴.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78-189.),农林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不同于实生种子繁殖作物,马铃薯作为无性繁殖作物,其种质资源保存有其特殊性,马铃薯种质资源可以通过块茎、试管苗保存,部分种质资源也可通过实生种子保存。

目前马铃薯种质资源最常用的方法是块茎保存和组培苗保存,而块茎循环保存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保存效果不理想,保存周期短,贮存空间大,存在资源退化、混杂或遗失等高风险;而传统的组培苗保存,保存周期短,工作量大,贮存空间大,同样易造成资源退化或遗失等高风险;针对上述保存方法的缺陷和马铃薯自身特点,脱毒试管苗缓慢生长离体保存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以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通过改变培养物生长的内外界环境条件,使细胞生长降至最小限度,以延长继代间隔时间,减少继代次数,实现植物种质资源的中长期保存目的(陈辉,陈晓玲,陈龙清,等.百合种质资源限制生长法保存研究[J].园艺学报,2006,33(4):789-793.),此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多种植物(赵海红,贝丽霞,丁俊杰.不同生长延缓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存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5):1-2;王艳芳,房伟民,陈发棣,等.‘神马’菊花的离体保存及遗传稳定性[J].西北植物学报,2007,27(7):1341-1348.),但目前该技术通常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植物生长抑制剂的方法延长保存期,依然存在保存周期短(不超过1年),存活率低和植株活力低,恢复能力弱,资源保存混乱,不便于有序管理等缺点,可能引发遗传变异等风险;而超低温保存方法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不能用于大规模种质资源的保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基因资源的低温保存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基因资源的低温保存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基因资源的低温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带有1个叶芽茎段的脱毒试管苗,转接入装有培养基的试管后,在21-23℃,光周期16H/d,光照强度3000-4000lux环境下培养至2-3cm高,即转入温度:4-6℃;光照强度:1000-2000lux;光周期:10-12H/d的人工气候箱内保存,所述培养基为MS+蔗糖2-3%+琼脂粉0.6%+山梨醇3-5%+赤霉素0.1-0.2mg/L,pH 5.8-6.0。

可选地,试管进入人工气候箱前,每份资源贴有自身条码和编号。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基因资源的低温保存培养基,具体为:MS+蔗糖2-3%+琼脂粉0.6%+山梨醇3-5%+赤霉素0.1-0.2mg/L,pH5.8-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保存周期延长至1.5-2年;

2)本发明保存后的试管苗活力强,恢复能力好。

3)本发明资源条码编号,管理有序。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6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