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幅值及变脉宽的对称脉冲波经颅刺激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1815.0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1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发;吴华伟;李尊;童后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军发;吴华伟;李尊;童后权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2011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幅值 变脉宽 对称 脉冲 波经颅 刺激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变幅值及变脉宽的对称脉冲波经颅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U)、第一至第三运放(AR1~AR3)、第一数字电位器(T1)、第二数字电位器(T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至第十电阻(R1~R10);第一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
其中,第一运放(AR1)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连接;第一运放(AR1)的正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运放(AR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依次通过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与第二运放(AR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放(AR1)的负输入端一方面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运放(AR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二运放(AR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放(AR2)的正输入端与单片机(U)连接;第二运放(AR2)的负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端(VREF)连接;
第一数字电位器(T1)的片选端、串行时钟端、串行数据输入端、串行数据输出端均与单片机(U)连接;第一数字电位器(T1)的第一个固定端与正电源端(VCC)连接、第二个固定端与第三运放(AR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数字电位器(T1)的滑动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依次通过第六电阻(R6)、第五电阻(R5)与第二运放(AR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九电阻(R9)与第三运放(AR3)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数字电位器(T2)的片选端、串行时钟端、串行数据输入端、串行数据输出端均与单片机(U)连接;第二数字电位器(T2)的第一个固定端与第三运放(AR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个固定端与负电源端(NVCC)连接;第二数字电位器(T2)的滑动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依次通过第六电阻(R6)、第五电阻(R5)与第二运放(AR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R10)与第三运放(AR3)的输出端连接;
第三运放(AR3)的正输入端与单片机(U)连接;第三运放(AR3)的负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端(VREF)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另一端与正电源端(VCC)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另一端与负电源端(NVC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幅值及变脉宽的对称脉冲波经颅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所述第一数字电位器(T1)、第二数字电位器(T2)均采用256位数字电位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幅值及变脉宽的对称脉冲波经颅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经颅刺激方法采用如下步骤实现:
首先,选取两个耳夹电极;两个耳夹电极分别夹在患者的两个耳朵上,且每个耳夹电极的两个输入端均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两端连接;
然后,启动单片机(U);在单片机(U)的控制下,第二运放(AR2)、第三运放(AR3)、第一数字电位器(T1)、第二数字电位器(T2)按照如下条件进行工作:
当第二运放(AR2)的输出端电压为正向电压时,第三运放(AR3)的输出端电压为负向电压,第一数字电位器(T1)的滑动端为高电平,第二数字电位器(T2)的滑动端为低电平,由此使得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二三极管(Q2)截止,从而使得流经两个耳夹电极的电流均为正向电流;
当第二运放(AR2)的输出端电压为负向电压时,第三运放(AR3)的输出端电压为正向电压,第一数字电位器(T1)的滑动端为低电平,第二数字电位器(T2)的滑动端为高电平,由此使得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二三极管(Q2)导通,从而使得流经两个耳夹电极的电流均为负向电流;
在上述条件的约束下,流经两个耳夹电极的电流的波形均为变幅值及变脉宽的对称脉冲波;所述变幅值及变脉宽的对称脉冲波的函数表达式为:
式(1)~(2)中:I为流经两个耳夹电极的电流;t为时间;T为周期,且T的值由软件随机设定;N为非负整数;I1、I2、I3、I4均为幅值;I0为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军发;吴华伟;李尊;童后权,未经吴军发;吴华伟;李尊;童后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18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