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充电器、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4214.7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石雷;罗红恩;薛鹏辉;陈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00 | 分类号: | B60L1/00;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晓霞;魏嘉熹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充电器 电动 车辆 供电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电动车辆。车载充电器包括:整流模块,分别与充电枪、DC‑DC转换器连接,用于将来自充电枪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传输至DC‑DC转换器;电压转换模块,与整流模块连接,并分别与动力电池、DC‑DC转换器连接,用于将来自整流模块的直流电转换电压后传输至动力电池,或者,用于将来自动力电池的直流电转换电压后传输至DC‑DC转换器;辅助电源模块,用于为DC‑DC转换器、整流模块、电压转换模块供电。在DC‑DC转换器的电压被拉到比较低的时候,能够通过车载充电器中的辅助电源模块供电,整车不必重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动车辆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辆中,DC-DC转换器是所有低压电器供电的一个枢纽,它直接从直流母线上取电,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电转换为适合低压蓄电池充电和适合低压电器正常工作的低压电。
目前,DC-DC转换器在电压被拉到比较低的时候,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在蓄电池严重掉电低于整车所有低压负载的下限值时,整车用电器将瘫痪,整车必须重启。另外,在整车动力电池、低压蓄电池都缺电的情况下,插上充电枪后,低压控制系统的供电由车载充电器中的辅助供电模块供电,该辅助供电模块启用概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车载充电器、电动车辆的供电系统、电动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整流模块,分别与充电枪、DC-DC转换器连接,用于将来自所述充电枪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传输至所述DC-DC转换器;电压转换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并分别与动力电池、所述DC-DC转换器连接,用于将来自所述整流模块的直流电转换电压后传输至所述动力电池,或者,用于将来自所述动力电池的直流电转换电压后传输至所述DC-DC转换器;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器、所述整流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DC-DC转换器、所述整流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供电。
可选地,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并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作为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并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第九MOS管、第十MOS管、第十一MOS管、第十二MOS管、第二电容、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并接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并接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
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十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所述第十一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十二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九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十一MOS管的漏极,并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作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一个输出端,所述第十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十二MOS管的漏极,并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为感应线圈。
可选地,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包括所述DC-DC转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4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