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脱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9395.4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颍上县三金粮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236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脱层 脱溶 搅拌轴 驱动装置 烘干层 减速机 透气层 蒸脱机 绞龙 电机 垂直固定连接 蒸汽加热夹层 能源利用率 输入端连接 从上至下 机体内部 进料口 联轴器 密封性 输出端 刮刀 换热 竖直 下端 紧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脱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一侧位置设有进料口,所述机体的底部一侧位置设有出粕绞龙,所述机体的中间位置竖直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换热减速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垂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刮刀,所述机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预脱层、第二预脱层、第三预脱层、第一透气层、第二透气层、第一脱溶层、第二脱溶层、第三脱溶层、第一烘干层和第二烘干层,且每层预脱层的下方均设有蒸汽加热夹层。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提高了脱溶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出粕绞龙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浸出油脱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脱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油脂工业的不断发展,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油脂设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改进,当今我国油脂加工技术已位于世界前列,我国现有的油脂加工基本都采用浸出制油工艺,浸出制油工艺因油料结构形成及含油量不同,大致分为直接浸出、欲榨浸出、膨化浸出,无论采取何种浸出制油工艺,都有浸出和脱溶过程。浸出过程是用溶剂浸泡,萃取油料中的油脂,同时约有25%-35%溶剂残留在湿粕中,需要采用蒸脱机对湿粕进行脱溶处理。
现有技术中,蒸脱层利用直接蒸汽与湿粕直接接触对其进行脱除溶剂,但是蒸脱机对溶剂湿粕进行蒸脱时,蒸脱溶剂的效果不好,并且粕的温度较低,所用蒸汽量大,能源利用率低。从蒸脱机出来的成品粕中含有部分的结块,粕水分偏高,粕中尿素酶不稳定,造成粕易结团,蒸汽难以进入,内部传质和传能的阻力大,间接加热效果差,结团粕内部溶剂蒸脱困难,易造成残溶增加,内部溶剂及水分难以挥发,影响成品粕的外观和品质。
另外由于蒸脱机中设有绞龙装置,在绞龙工作时,输送的物料是含溶量25%左右的湿粕,绞龙长期受到粕中的正己烷液体和来自蒸脱机的高温自由汽体的侵蚀作用,以及进料的不均匀性造成绞龙的轴头无规律摆动的影响等,都加剧了绞龙填料密封磨损,通常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溶剂泄露情况,需要停机补充填的料,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油厂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蒸脱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脱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一侧位置设有进料口,所述机体的底部一侧位置设有出粕绞龙,所述机体的中间位置竖直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换热减速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垂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刮刀,所述机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预脱层、第二预脱层、第三预脱层、第一透气层、第二透气层、第一脱溶层、第二脱溶层、第三脱溶层、第一烘干层和第二烘干层,且每层预脱层的下方均设有蒸汽加热夹层。
优选的,所述出粕绞龙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水平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出粕绞龙的一侧上端的进口与机体底部的出料口连接,所述主轴靠近出粕绞龙的进口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出粕绞龙靠近进口的一端设有机械密封,且在螺旋叶片的前端安装有缓冲板,所述壳体的尾端设有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层、第二透气层上均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的第一透气层、第二透气层内,所述所述第一透气层、第二透气层的上方均设有蒸汽进口,且所述第一透气层、第二透气层的下方均设有乏汽出口,所述蒸汽进口与乏汽出口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透气层、第二透气层中间靠近一侧位置均设有落料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脱层、第二预脱层、第三预脱层、第一透气层、第二透气层、第一脱溶层、第二脱溶层、第三脱溶层每层之间均设有自动料门,所述自动料门的上端设有方形孔。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50-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颍上县三金粮油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颍上县三金粮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93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籽仁油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用油脱蜡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