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井智能开挖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进行沉井开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0709.4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张永涛;陈培帅;李德杰;肖盈;夏崟濠;孔茜;饶为胜;姚翔川;罗会武;董伟;石章入;吴诗琦;江鸿;贺祖浩;贺创波;杨志勇;刘东军;陈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井 智能 开挖 装置 以及 利用 进行 方法 | ||
1.一种沉井智能开挖装置,应用于沉井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补水设备,间隔分布于沉井井壁四周;所述补水设备由补水管、旋转头以及射水枪头组成,其中,所述射水枪头与所述补水管连通;所述旋转头的固定端可拆卸安装在沉井井壁上,所述射水枪头安装于所述旋转头的旋转端上,且随之转动而转动;所述射水枪头朝向沉井底部,用于射水冲击土体,使原状土体变成泥浆;
智能控制设备,实时监控沉井底部的土体状况,并根据土体情况调节各个旋转头的角度,进而调节射水枪头的喷射方向;
距离检测模块,其检测吸泥泵距离沉井底部的实际高度;
比较模块,将吸泥泵距离沉井底部的实际高度以及目标高度进行比较;
第一调节模块,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吸泥泵的高度,使得二者匹配;
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用户终端输入的指令,打开补水管上的控制阀,并打开吸泥泵,从而进行射水、吸泥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智能开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泥设备,设于沉井中央,用于吸取基坑底部的泥浆,排出到沉井外侧;所述吸泥设备由吸泥泵管、吸泥泵组成,固定于龙门吊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智能开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可空间任意角度旋转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智能开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安装用于控制的控制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智能开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设备,还包括:
扫描模块,扫描沉井底部的土体轮廓信息,包括沉井锅底直径、锅底深度以及土体与沉井相对位置;
分析模块,根据上述土体轮廓信息,确定需要进行射水的部位;
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旋转头转动,直至射水枪头的喷水端朝向需要进行射水的部位,并进行喷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井智能开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设备,还包括:
监控模块,实时监控沉井底部开挖情况;
显示模块,显示沉井底部开挖情况。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沉井智能开挖装置进行沉井开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所需开挖沉井,沿沉井井壁均匀布置补水设备,吸泥设备固定于沉井上方;
步骤二、通过智能控制设备,调整吸泥泵的深度和位置,并调节旋转头的位置,从而调整射水的范围,再进行射水、吸泥作业;
步骤三、当吸取泥浆外排一定量后,通过智能控制设备实时调整射水枪头射水端的角度,控制射水冲击土体范围,并进行喷射;
且全程对沉井底部进行监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沉井智能开挖装置进行沉井开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通过智能控制设备,调整吸泥泵的深度和位置,并调节旋转头的位置,再进行射水、吸泥作业,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输入的吸泥泵距离沉井底部的目标高度;
实时获取吸泥泵距离沉井底部的实际高度;
将二者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节吸泥泵的高度,使得二者匹配;
获取用户终端输入的调节旋转头指令,并根据指令调节旋转头;
获取用户终端输入的射水、吸泥操作,打开补水管的控制阀,并打开吸泥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沉井智能开挖装置进行沉井开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通过智能控制设备实时调整射水枪头射水端的角度,包括:
获取扫描得到的沉井底部的土体轮廓信息,包括沉井锅底直径、锅底深度以及土体与沉井相对位置;
根据上述土体轮廓信息,确定需要进行射水的部位;
控制旋转头转动,直至射水枪头的喷水端朝向需要进行射水的部位,并进行喷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07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