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打车的乘客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6701.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陶菲;钱振;周侗;范紫灵;康天乐;陈昊烜;张瑞嘉;胡宇宸;陆杰;马帅齐;孟晴;张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安全 乘客 危险区域 状态监测 潜在危险区域 空间分析 实时位置 行驶状态 运行状态 载客车辆 初始化 潜在的 警示 预警 安全 乘车 行驶 检测 案件 分析 | ||
1.一种面向打车的乘客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乘客相关数据并初始化危险积分P=0;
步骤二:获取城市打车潜在的危险区域,当车辆进入危险区域时,执行警示判断;
步骤三:对比实际行驶时间和预计时间并进行预警;
步骤四:计算乘客数量评分系数;
步骤五:计算乘客性别评分系数;
步骤六:计算总积分P;
步骤七:通过总分P判断乘客安全状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打车的乘客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乘客相关数据包含处于载客状态时车辆的轨迹数据、危险区域数据、实时路况拥堵数据、交通灯位置数据、乘客性别数据和乘客数量数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打车的乘客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获取城市打车潜在的危险区域具体过程为对城市中的多种敏感区域进行空间分析,得到在打车中潜在的危险区域,并将时间进行划分,对不同时间段的危险区域计算危险程度评定。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打车的乘客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执行警示判断过程为
2.1计算当前车辆位置点与目的地位置点的位移大小,若位移一直处于减小状态,则不处理;若位移处于增大状态,当增到超过阈值X时,每增加n米,则积分P=P+P1,P1为每n米对应的积分差值;
2.2当车辆速度为0时,分析实时路况拥堵状况和交通灯等待状况,判断此时车辆是否处于拥堵或等红灯状态,若否,当零速度保持的时间超过阈值Y时,直接发生警示。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打车的乘客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为分析初始地点和目的地的预计时间tp,对比已行驶时间te,分析te-tp的差T,若T大于阈值Ts,每隔m分钟,则积分P=P+P2,P2为每m分钟对应的积分差值。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打车的乘客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具体为计算乘客数量评分系数Wc,每增加一位乘客危险评分系数减wci,当增加到第二位乘客时,wci值较大,第二位以后wci逐渐减小,1≤i≤3。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打车的乘客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具体为计算乘客性别评分系数Ws,若为女性增加wsi,男性不变。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打车的乘客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具体为计算总积分P,将P2乘潜在危险区域的危险指数,P=Wc*Ws*Di*P。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打车的乘客安全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具体为当P在(p1,p2)则为安全,不采取措施;在(p2,p3),则潜在危险,及时发出警示;大于p3时,发出警示,并采取强制措施,若发出警示不回复,超过预定时间阈值,则采取强制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67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误入带电间隔便携终端
- 下一篇:一种检测人体跌倒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