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制备的新型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8324.6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红;夏红霞;刘希东;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7;A23K10/20;A23K20/24;A23K20/158;A23K20/163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402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饲料 制备 有机废弃物 壳聚糖纳米微球 黄粉虫虫体粉 食用菌下脚料 水中稳定性 碳酸钙 重量份数 香油 超微粉 豆饼粉 甘薯渣 黄原胶 小麦粉 保质期 鸡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制备的新型鱼饲料。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成:粒度为800~1000目的食用菌下脚料超微粉30~40份,甘薯渣20~25份,小麦粉10~15份,豆饼粉10~15份,黄粉虫虫体粉10~15份,碳酸钙2~3份,鸡精3~4份,香油6~8份,壳聚糖纳米微球粉2~3份,黄原胶0.2份。本发明中的鱼饲料保质期长、水中稳定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制备的新型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淡水渔业养殖生产中,经常需要人工添加鱼饲料来提高鱼肉产量。作为鱼饲料的一种来源,新鲜的食用菌下脚料可直接投喂草鱼或白鲢。其中,食用菌下脚料,是指在食用菌生产加工过程中,一些色泽或/和形状较差(如畸形菇)、干枯、菌根菌脚等不适宜加工或者出售的食用菌子实体。
目前,也有使用新鲜的食用菌下脚料与其他组分配伍进行组合使用的技术方案。但是使用新鲜的食用菌下脚料作为鱼饲料或者作为鱼饲料的主要组成之一来使用,在应用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1、新鲜的食用菌下脚料容易霉变腐烂,进而导致饲料的保质期较短;2、经配制而成的鱼饲料,其中的食用菌下脚料所含的香味物质容易流失,鱼饲料经投放入水体内以后,也难以持久地释放香味;3、制得的鱼饲料大多水中稳定性较差,经投放到鱼塘内的水体中后,极易在短时间内如5~10分钟即吸水发胀而溃散,无法再保持一定的形态,这样既不利于饵料的集中饲喂、降低了饲喂效率,容易造成了饲料的浪费,而且饲料容易溃散也会导致其部分组成漂浮分散分布于水面而造成水体更易缺氧,进而增加了养殖风险,不利于发展高效渔业养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制备的新型鱼饲料,该鱼饲料的保质期长、水中稳定性较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新型鱼饲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制备的新型鱼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成:
粒度为800~1000目的食用菌下脚料超微粉 30~40份,
甘薯渣 20~25份,
小麦粉 10~15份,
豆饼粉 10~15份,
黄粉虫虫体粉 10~15份,
碳酸钙 2~3份,
鸡精 3~4份,
香油 6~8份,
壳聚糖纳米微球粉 2~3份,
黄原胶 0.2份。
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利用有机废弃物制备的新型鱼饲料,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成:
粒度为900~950目的食用菌下脚料超微粉 35~38份,
甘薯渣 23~25份,
小麦粉 10~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8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