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体行为识别的考场监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8872.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0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胡青松;罗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50/2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李悦声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体 行为 识别 考场 监控 系统 方法 | ||
一种基于人体行为识别的考场监控系统及方法,适用于考场监控使用。包括设置在考场四周的多个视频采集装置、特征采集装置、视频文件存储装置、特征采集装置、行为识别装置、特征存储装置和报警装置;构建考生在正常考试时的行为特征库,通过安装于考场的视频采集装置实时录制并识别考场所有考生的行为,当有考生的行为特征被识别为非正常考试行为时,通过移动终端等方式提醒监考人员重点关注该考生,同时录制的考试过程可以作为后续事件处理的参考依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监考质量和对作弊考生的威慑力,提升了考试公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场监控系统及方法,尤其适用于一种基于人体行为识别的考场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考试制度已经有逾年的历史。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验考生学习结果、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是评价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手段。
截至2016年,中国共有各类高校2879所,中小学22.97万所,各类学校的考试每年有成千上万场。此外还有各种职业认证类考试、专业能力考试等。现行考试中存在众多不良现象,尤其是考生作弊,就像是“瘟疫”一样屡禁不止。一些考生为了争高分或者及格而心存侥幸心理,大大加大了教学监督管理部门和监考老师的工作强度,同时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
监考工作从考试诞生伊始便一直存在,主要依靠监考老师的双眼监督考生的考试行为,对违反考场纪律的考生予以处罚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这种纯靠监考人员的监督力和责任心的监考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监考人员长时间高强度监考容易视觉疲劳、由于视野受限难以同时监控所有考生行为等等。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辅助监考,则不但可大幅提升监控老师的监考效果,提高考试的公平性,而且能够录制考试过程,为考场纠纷的解决提供关键证据和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解决考场作弊行为难以实施精确监控,监考人员负担过重等问题,并提高作弊行为的识别率的基于人体行为识别的考场监控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基于人体行为识别的考场监控系统,它包括设置在考场四周的多个视频采集装置、特征采集装置、视频文件存储装置、特征采集装置、行为识别装置、特征存储装置和报警装置;其中视频采集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特征采集装置和视频文件存储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特征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行为识别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行为识别装置的输入端与特征存储装置相连接,行为识别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视频文件存储装置和报警装置相连接。
一种基于人体行为识别的考场的监控方法,包括利用多个视频采集装置对考场考生的行为进行识别,警装置提示监考人员注意被识别为有非正常考试行为的考生,步骤如下:
步骤(1)构建分类器:利用设置在考场四周的视频采集装置采集大量考生正常考试时的行为视频组成训练样本,训练样本包括从四个方面拍摄到的每个考生的视频图像,提取行为特征以训练识别考生行为的分类器,包括正常考试行为和非正常考试行为两大类;
步骤(2)识别考生行为:利用考场四周的多个视频采集装置全程录制考试过程,同时实时提取每个考生行为特征,利用分类器进行模式识别,并通过特征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特征内容,判定该考生的行为是否为正常考试行为;
步骤(3)非正常考试行为预警:当有考生的行为与特征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特征匹配,并被判断为非正常考试行为,这在监考计算机屏幕上通过图文闪烁的方式向监考人员报警,同时将该报警消息发送到监考老师的移动终端上,提醒监考人员对该考生进行重点关注。此外,行为识别装置自动对相关时间段内的考试过程视频进行标注,为考试纠纷的处理提供证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8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