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钙基-季铵盐类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的浆液中去除亚硝酸盐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9271.X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中旭;赵婷雯;姚明宇;程广文;杨成龙;蔡铭;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60;B01D53/7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季铵盐类催化剂 去除 亚硝酸盐 钙基 氨基磺酸溶液 氨基磺酸 偶氮反应 脱硫脱硝 吸收 还原 硝酸盐 氮气 亚硝酸根离子 循环再利用 石灰石 二次污染 固体沉淀 混合浆液 亚硝酸根 还原剂 有效地 烟气 催化剂 消耗 排放 | ||
本发明提供钙基‑季铵盐类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的浆液中去除亚硝酸盐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去除含有亚硝酸盐、石灰石和钙基‑季铵盐类催化剂的吸收浆液中固体沉淀后得到滤液;步骤B,采用氨基磺酸作为还原剂配制成氨基磺酸溶液;步骤C,将滤液注入到氨基磺酸溶液中发生偶氮反应,通过氨基磺酸将亚硝酸根离子还原为氮气;步骤D,待滤液注入完成,偶氮反应结束,实现对亚硝酸盐的去除。实现亚硝酸根混合浆液的快速完全处理。能够有效地去除钙基‑季铵盐类催化剂吸收浆液中亚硝酸盐,同时处理的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和催化剂的消耗,实现吸收浆液的循环再利用,并且将烟气中的NO2吸收还原后变成N2排放至大气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涉及湿法脱硫脱硝浆液深度处理与回用领域,具体为钙基-季铵盐类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的浆液中去除亚硝酸盐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有机挥发物等污染物,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既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又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燃煤烟气净化成为近年来大气治理领域研究的重点。现有的烟气净化技术包括石灰石-石膏法脱硫、SCR脱硝、静电除尘等。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污染物排放限值逐步提高,而单独运用脱硫脱硝技术会导致设备较为复杂、装置占地面较大以及装置运行费用高等缺点,因此上述烟气净化技术已无法满足环保要求,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开始把研究焦点转向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常见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有:基于钙基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电子束法、NOxSO和电晕放电法等。其中,钙基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对NO的吸收率极低,对NO2的的脱除效率仅为20%左右,只能通过向烟道内喷入过量氧化剂,实现NO向高价态N2O5或者NO3的转化,达到高效吸收的目的,一般O3与NO比例大于2:1,导致氧化成本高,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由于SO2和NOx性质相似,且SO2的存在会促进NO2的吸收,研究证明通过向钙基吸收液中添加季铵盐类催化剂的方式可提高SO2对NO2高效吸收,大大降低氧化成本,提高NOx与SO2联合脱除的经济性。经实验证明,当吸收液中不含季铵盐类时,石灰石石膏法对NO2的脱除效率只有38%;当加入季铵盐类后,在相同条件下,NO2的脱除率提升至68%。被吸收的NO2主要以Ca(NO2)2的型式存在于吸收液中,Ca(NO2)2稳定性较强,且易溶于水,无法从浆液中分离出来。但大量实验证实:吸收浆液中的亚硝酸根是影响脱硝效率的主要因素,当浆液中亚硝酸根含量达到0.67%时,NO2脱除效率则下降10%左右。因此,如何及时快速处理浆液中的NO2—,并且不影响其中季铵盐类催化剂的促进作用,处理之后的浆液能够再循环利用是一项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去除溶液中亚硝酸根的方法有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生物脱氮法和化学还原法。其中离子交换法在亚硝酸盐深度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亚硝酸盐在浆液中非常稳定且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且浆液中还有其他阴离子(硫酸根、硝酸根和碳酸根等)和季铵盐类催化剂,很难针对亚硝酸根吸附去除,故该方法不适用于处理钙基+季铵盐类催化剂联合脱除吸收浆液中的亚硝酸根。而其他方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将吸收的NOx重新释放至大气中,且反应温度较高,影响了该方法的经济性。
综上所述,为了钙基+季铵盐类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高效持续运行,实现吸收浆液可循环利用,提高工程实施的经济性,需要开发一种更为有效可行的去除亚硝酸根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