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镍水滑石/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8422.X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3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海;张婕妤;陈良哲;黎厚斌;蔡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24 | 分类号: | H01G11/24;H01G11/30;H01G11/36;H01G11/8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吴楚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石 碳纳米管电极 镍水 电极材料 碳纳米管 制备 电化学性能 分散固定 混酸氧化 制备条件 复合材料 比容量 纳米管 尿素法 水滑石 氧化碳 基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镍水滑石/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混酸氧化,制得氧化碳纳米管;通过动态尿素法,以碳纳米管为基底,将含镍的水滑石良好地分散固定于碳纳米管上,得到含镍水滑石/碳纳米管电极材料;该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Ag‑1时,比容量可达到997~1562Fg‑1之间。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制得的电极材料拥有较高的电化学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镍水滑石/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可适用于超级电容器。
技术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绿色能源已成为研究热点。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二次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同时具有电池的能量储存特性和电容器的功率特性,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显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超级电容器内部主要由电极、电解质和隔膜构成,电极决定着超级电容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目前常用的电极材料主要有导电聚合物、碳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其中,碳材料来源广泛,但是比电容较小且内阻大;金属氢氧化物比电容大,可承受大电流,但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团聚。因此,以碳材料为框架,将金属氢氧化物与之复合,取长补短,可得到高性能的电极材料。
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无缝中空管状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比表面积大,易构成三维导电网络,在超级电容器、生物、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碳纳米管材料的内阻较大,比电容较小,大大制约了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广泛使用。
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是由一种低价金属和高价金属离子组成的层状结构化合物,其板层结构带正电,层间有可交换的阴离子作为平衡离子,使整个结构呈电中性。水滑石板层金属离子可调变,层间阴离子具有组装性,目前已在催化、环境、医药、电池材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纳米水滑石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团聚的问题,导致充放电比电容衰减。若能将含镍水滑石材料和碳纳米管复合,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作为水滑石的组成部分,镍的氢氧化物理论比电容高,成本低廉,是一种理想的超级电容器材料,但其存在一些缺点: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材料体积膨胀或分化,导电性低,多次循环稳定性差。因此需要掺杂其他的活性金属材料来提高结构稳定性。将其与导电性好的碳材料复合,两种材料发挥协同作用,弥补各自缺点的同时,也能让两者的优势得到发挥。故需要掺杂其他的活性金属材料来提高结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含镍水滑石电极材料的不足,提供一种掺杂高价态金属的含镍水滑石/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含镍水滑石/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混酸对碳纳米管进行氧化,制得氧化碳纳米管。将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充分吸附金属盐溶液后,采用动态尿素法制得含镍水滑石/碳纳米管复合物。将制得的含镍水滑石/碳纳米管复合物制成电极浆料,涂抹在泡沫镍上,制成泡沫镍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镍水滑石/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氧化碳纳米管;
(2)将金属镍的可溶性盐、掺杂金属的可溶性盐和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得到混合溶液,加入步骤(1)制得的氧化碳纳米管,将混合液室温下搅拌,使氧化碳纳米管充分吸附金属离子;加热回流,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离心,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6-8次,50-100℃下真空干燥,得到含镍水滑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84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