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行人信号灯配时系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45644.1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7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震;陆毅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4 | 分类号: | G08G1/04;G08G1/07;G08G1/096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赵晓芳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成像 技术 行人 信号灯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交通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行人信号灯配时系统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行人信号灯配时系统包括:行人等待区,其中,所述行人等待区的面积为S,长度为l,宽度为2/5l,所述行人等待区包括有第一行人等待区和第二行人等待区;安装在行人等待区旁的红外热成像检测仪,所述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包括有第一行人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和第二行人红外热成像检测仪;信号灯控制器,分别连接红外热成像检测仪以及信号灯,所述信号灯包括行人信号灯和机车信号灯。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对不同的行人占有率对应不同的信号灯配时方式,在保障行人安全的情况下同时实现道路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行人过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行人信号灯配时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但是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城市道路交通矛盾日益显现。由于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了行人与车辆的冲突发生,这不仅影响了道路的运行效率,而且增加了事故发生率。
为了解决行人在通过人行横道时与车辆的冲突,现有的解决方案为: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非交叉口路段主要采用两种信号控制方式,分别是“按钮式”信号灯和感应式信号灯。“按钮式”信号灯的工作原理是需要过街的行人主动发出过街请求,从而改变信号相位,满足过街需求。“按钮式”信号灯虽然与传统的定周期信号灯相比更加人性化,但该技术未考虑到一些残障人士和儿童可能无法触控按钮的情况,并且使用认知度偏低,智能化程度不高,行人触碰按钮的行为有多种无法控制的因素,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感应式信号灯多采用视频检测技术,通过检测实现信号的实时调整以保障行人通行权并减少对车流的影响,但摄像机检测的图像不利于分析,存在诸多干扰因素,例如:噪音、图像损失等技术因素以及阴雨、雾霾等天气因素。
由此可见,现有的解决方案在行人过街时,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较大,不能充分利用道路资源,进而导致行人过街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行人信号灯配时系统控制方法,用于提升行人过街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行人信号灯配时系统控制方法,行人信号灯配时系统包括:
行人等待区,其中,行人等待区的面积为S,长度为l,宽度为2/5l,行行人等待区包括有第一行人等待区和第二行人等待区;
安装在行人等待区旁的红外热成像检测仪,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包括有第一行人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和第二行人红外热成像检测仪;
信号灯控制器,分别连接红外热成像检测仪以及信号灯,信号灯包括行人信号灯和机车信号灯。
作为优选,行人等待区垂直于人行横道设置,行人等待区长度l与人行横道长度w相等。
作为优选,该行人信号灯配时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在信号灯控制器内设定行人等待区的人均占用面积S人、人行横道长度Dp、行人平均步行速度为Vp、行人过街反应时间为tr;
信号灯控制器藉由红外热成像检测仪检测行人等待区的行人占有率为α;
信号灯控制器藉由行人等待区面积S、行人等待区的人均占用面积S人、行人等待区长度l、行人等待区的行人占有率为α,计算过街行人排数N:
信号灯控制器藉由行人等待区的行人占有率为α、人行横道长度为Dp、过街行人排数N、行人平均步行速度为Vp、行人过街反应时间为tr,设定信号灯工作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5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