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EPO活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43629.3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笑非;杨威;梁桂婵;叶才果;邓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佛山安普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朱聪聪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织红细胞 待测药物 血液 血细胞 活性检测 短效 小鼠 流式细胞仪 生理盐水组 细胞计数仪 定期采集 皮下注射 生理盐水 空白组 检测 判定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EPO活性检测方法。设置生理盐水组为空白组,短效EPO组为对照组,待测药物组,分别将生理盐水、短效EPO和待测药物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定期采集血液;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含量,并计算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和/或用细胞计数仪检测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计算血细胞中含有的网织红细胞的数量;通过网织红细胞含量和/或网织红细胞的数量来判定待测药物是否为长效EPO。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陷,将待测药物注入小鼠体内,对血液中的网织红细胞含量和/或网织红细胞的数量进行判断,从而来判断待测药物是否为长效EPO的,其操作简单,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活性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EPO活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特异作用于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并成熟为红细胞的糖蛋白类造血生长因子,分子量30.4kD,由165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约占分子量40%的糖链在EPO生物合成、结构稳定、体内活性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有短效EPO和长效EPO之分。短效EPO的血清半衰期较短,临床给药次数为每周2-3次,给药频繁。长效EPO的血清半衰期可以达到两周,临床给药次数为一周到两周1次(取决于疾病和进程的不同)。我国已经获批的EPO产品均为短效,尚没有长效EPO的上市,而长效EPO在国外已经上市超过10年。我国长效EPO尚处于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阶段。
EPO生物学活性与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密切相关。EPO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分体外法和体内法。因为现今我国医药市场主要以短效EPO为主,现阶段体内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也主要针对短效EPO,而针对长效EPO的体内活性的检测方法暂鲜见,因此无法判断研发的EPO是否具有长效性。
因此开发本方法用于检测判断EPO长短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效EPO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缺和存在的问题,且操作简单、准确。
本发明的长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活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生理盐水组为空白组,短效EPO组为对照组,待测药物组,分别将生理盐水、短效EPO和待测药物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定期采集血液;
b、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含量,并计算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和/或用细胞计数仪检测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计算血细胞中含有的网织红细胞的数量;
通过网织红细胞含量和/或网织红细胞的数量来判定待测药物是否为长效EPO。
优选,所述的定期采集血液是定期进行尾静脉取血。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定期进行尾静脉取血是每天进行尾静脉取血。
EPO注射到小鼠体内后,短效EPO组在第5天网织红细胞含量(Ret%)恢复至正常小鼠水平;而长效EPO组,小鼠Ret%在注射后第7天仍比对照组高,则可判定待测药物为长效EPO。
计算公式:
Ret%=(网织红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100%。
从第7天开始,由于前面几天EPO促进网织红细胞增多,最终成熟为红细胞(需要时间约为24-48小时)的绝对数量也增多。通过细胞计数仪对空白组、短效EPO和待测药物组的血细胞计数,计算小鼠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绝对数量。网织红细胞的绝对数量的多少也可判定待测药物是否为长效EPO。
计算公式:
Ret数量=红细胞数量*R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佛山安普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佛山安普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3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尘室微粒子污染微控制系统
- 下一篇:接触网绝缘子污秽状态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