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0488.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理;陈亚东;邹绍琨;张彦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8/12;B60L53/20;B60L53/51;B60L5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装置 直流母线 充电设备 输入端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光伏组件 外接 交直流转换 可滑动连接 输出端相连 直流电 充电负荷 供电电源 电动车 电网 电连接 输出端 能效 充电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储能装置、直流母线以及至少一个充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第一输入端与外接光伏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第二输入端与外接电网相连,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母线电连接,且,所述充电设备与所述直流母线可滑动连接。在本发明中,采用储能装置作为供电电源,其为直流电,在电动车进行充电时,不需要进行交直流转换,提高了能效,因电能是由第一储能装置、光伏组件、第二储能装置提供,在充电负荷高时,也不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动车越来越普遍,随之,电动车的充电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电动车可以通过固定场所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请结合图1,图1提供了一种架空轨道式移动充电系统,包括AC/DC装置、直流母线导轨、牵引装置、充电控制器、主控单元、人机交互单元、通信单元、计量计费单元、线缆收放装置、充电线缆以及充电插头。
具体的,用户发送充电请求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控制牵引装置,以使牵引装置带动充电控制器沿着直流母线导轨传送电缆线至待充电的电动车上方,实现用户通过电缆线与电动车连接进行充电。
然而,发明人发现,目前的架空式充电系统采用电网作为供电电源,在电动车进行充电时,充电负荷较大,会对电网进行冲击。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能够降低电动车充电时对电网的冲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能够降低电动车充电时对电网的冲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第一储能装置、直流母线以及至少一个充电设备;
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第一输入端与外接光伏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第二输入端与外接电网相连,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母线电连接,且,所述充电设备与所述直流母线可滑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集中式DC/DC模块,
所述集中式DC/DC模块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基于所述充电设备输出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储能装置将所述直流母线上的电能通过所述集中式DC/DC模块转换成目标充电功率至所述充电设备,以使所述充电设备对待充电汽车进行充电。
可选的,还包括储能变流器,
所述储能变流器设置在所述外接电网与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用于将所述外接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至所述第一储能装置,以使所述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恒定。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储能装置,
所述第二储能装置与所述充电设备电连接,当所述第一储能装置的电能低于第一阈值或充电功率波动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储能装置为所述充电设备提供电能。可选的,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接口、数据采集模块以及通讯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充电汽车的需求充电功率;
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需求充电功率发送至所述集中式DC/DC模块;
所述集中式DC/DC模块将所述直流母线上的电能转换成与所述需求充电功率相等的目标充电功率,并将所述目标充电功率传输至所述充电接口。
可选的,还包括:滑动控制器以及伸缩线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0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