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0449.1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3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天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天笑 |
主分类号: | C08G69/14 | 分类号: | C08G69/14;C08G73/06;C08K3/26;C08K9/04;C08L77/02;C08L7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尼龙材料 过硫酸铵 聚吡咯 导电 二甘醇二苯甲酸酯 过氧化二异丙苯 力学稳定性 轻质碳酸钙 碳酸钙改性 碳酸钙 改性单体 尼龙基体 原料组成 聚合物 松油醇 相容性 重量份 溶剂 尼龙 吡咯 制备 聚合 掺杂 赋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尼龙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吡咯20‑30、过硫酸铵0.6‑0.7、改性单体180‑200、二甘醇二苯甲酸酯3‑4、松油醇4‑5、过氧化二异丙苯3‑5、轻质碳酸钙10‑14,本发明以该碳酸钙改性聚吡咯溶液为溶剂,在过硫酸铵作用下聚合,得到导电掺杂聚合物,通过该反应,实现了碳酸钙、聚吡咯在尼龙基体间的分散相容性,从而赋予了尼龙很好的导电和力学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作为工程塑料中最大最重要的品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它改性后实现高性能化,其次是汽车、电器、通讯、电子、机械等产业自身对产品高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的进程,改性尼龙未来发展趋势如下:①高强度高刚性尼龙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新的增强材料如无机晶须增强、碳纤维增强PA将成为重要的品种,主要是用于汽车发动机部件,机械部件以及航空设备部件。②尼龙合金化将成为改性工程塑料发展的主流。尼龙合金化是实现尼龙高性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制造尼龙、尼龙专用料、提高尼龙性能的主要手段。通过掺混其他高聚物,来改善尼龙的吸水性,提高制品的尺寸稳定性,以及低温脆性、耐热性和耐磨性。从而,适用车种不同要求的用途。③纳米尼龙的制造技术与应用将得到迅速发展。纳米尼龙的优点在于其热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阻隔性比纯尼龙高,而制造成本与普通尼龙相当。因而,具有很大的竞争力。④用于电子、电气、电器的阻燃尼龙与日俱增,绿色化阻燃尼龙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⑤抗静电、导电尼龙以及磁性尼龙将成为电子设备、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的首选材料。⑥加工助剂的研究与应用,将推动改性尼龙的功能化、高性能化的进程。⑦综合技术的应用,产品的精细化是推动其产业发展的动力;
尼龙材料大多为绝缘性材料,有的可以作为绝缘护套等,然而由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导电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改变传统尼龙的绝缘性能,将其运用到导电材料领域也是一种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导电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尼龙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吡咯20-30、过硫酸铵0.6-0.7、改性单体180-200、二甘醇二苯甲酸酯3-4、松油醇4-5、过氧化二异丙苯3-5、轻质碳酸钙10-14。
所述的改性单体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己内酰胺100-130、烃基丁二酸2-4、油酸二乙醇酰胺1-2、氯仿40-50、8-羟基喹啉1-2。
所述的改性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8-羟基喹啉,加入到其重量7-10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油酸二乙醇酰胺,在50-60℃下保温搅拌20-30分钟,蒸馏除去乙醇,得改性酰胺;
(2)取烃基丁二酸,加入到氯仿中,搅拌均匀,送入到45-50℃的恒温水浴中,加入己内酰胺,保温搅拌2-3小时,出料,与上述改性酰胺共混,搅拌均匀,蒸馏除去氯仿,即得所述改性单体。
一种导电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过硫酸铵,加入到其重量20-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2)取过氧化二异丙苯,加入到其重量50-65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松香醇,搅拌均匀,得复合醇溶液;
(3)取三聚氰胺、轻质碳酸钙混合,加入到上述复合醇溶液中,升高温度为50-55℃,保温搅拌1-2小时,得有机碳酸钙醇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天笑,未经郭天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30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