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的耐腐蚀环氧树脂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9567.0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4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臻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08;C09D7/48;C09D7/61;C08G5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宗棠路18号(原创***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涂料 耐腐蚀 改性有机硅树脂 复合环氧树脂 开环聚合反应 氨基 氨基硅树脂 改性有机硅 抗老化性能 重量百分比 紫外屏蔽剂 反应电阻 防腐性能 环氧涂层 双层电容 氧化成环 固化剂 环氧基 流平剂 消泡剂 钛白粉 溶剂 改性 双键 氧烷 粘接 脂链 复合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的耐腐蚀环氧树脂涂料,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耐腐蚀环氧树脂45‑60%、钛白粉10‑15%、复合紫外屏蔽剂10‑15%、固化剂3‑8%、流平剂0.5‑1.2%、消泡剂0.3‑0.8%,余量为溶剂;首先通过对氨基硅树脂进行改性,改性有机硅树脂中的氨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发生开环聚合反应,接着将复合环氧树脂上的双键氧化成环氧烷,进一步增加了环氧树脂的粘接强度和抗老化性能;引入的改性有机硅脂链,使得环氧涂层具有低的双层电容和高的反应电阻,大大提高了环氧树脂涂料的防腐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的耐腐蚀环氧树脂涂料。
背景技术
建筑物长期曝露在室外,受到雨水侵蚀和阳光曝晒,易被腐蚀老化,腐蚀作为建筑材料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建筑物表面涂装有机涂层是当前最经济、高效的方法。环氧树脂具有很多优点,如:优越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粘接性、绝缘性和防腐性,是防腐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树脂。然而,对于纯的环氧树脂来说,其粘度较大,固化后呈现三维网状结构,导致各种缺点,如耐湿热性差、耐候性差和脆性大等,难以适应建筑领域的重防腐要求,因此提高环氧树脂的防腐性能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耐腐蚀环氧树脂涂料,首先通过对氨基硅树脂进行改性,改性有机硅树脂中的氨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引入的改性有机硅脂链,使得环氧涂层具有低的双层电容和高的反应电阻,大大提高了环氧树脂涂料的防腐性能。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现有环氧树脂固化后呈现三维网状结构,导致环氧树脂涂层耐腐蚀性差、耐候性差、脆性大易开裂;
(2)现有的环氧树脂经有机硅树脂改性后,由于环氧基团开环参与反应导致粘接性能降低,从而导致环氧树脂涂层易腐蚀老化;
(3)钛白粉的遮盖力较弱,无法完全屏蔽紫外线的入射,环氧树脂涂膜迅速老化降解。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建筑的耐腐蚀环氧树脂涂料,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耐腐蚀环氧树脂45-60%、钛白粉10-15%、复合紫外屏蔽剂10-15%、固化剂3-8%、流平剂0.5-1.2%、消泡剂0.3-0.8%,余量为溶剂;
所述的耐腐蚀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改性有机硅树脂的合成
将氨基硅树脂1、改性剂马来酸酐2和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反应瓶中,在氮气的环境下,加热至90-100℃进行酰化反应40-60min,接着加入酸催化剂,升温至130-140℃,进行环合脱水反应3h,即得到了改性有机硅树脂3;
反应式如下所示:
S2、改性有机硅树脂与环氧树脂的复合
将环氧树脂4溶于复合溶剂中,加热升温至70-75℃,加入催化剂,紧接着滴加改性有机硅树脂3,保持温度不变,在30min内滴加完,升温至115℃,继续反应2.5h,得到了复合环氧树脂5;
所述的环氧树脂4中的n为8-12;
反应式如下所示:
改性有机硅树脂中的氨基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引入了线性有机硅脂链和酰胺基团为柔性链,增加了复合环氧树脂的柔韧性,可以有效地弥补环氧树脂固化时产生的收缩,复合环氧树脂的膨胀率达到1.1%,甚至可以得到稍微膨胀的材料,从而提高了复合环氧树脂的粘接强度和冲击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臻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臻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9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