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容器用热强合金钢锻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28701.5 | 申请日: | 201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铸鸿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06;C22C38/42;C22C38/46;C22C33/06;C21D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钢 压力容器 制备 规模化生产 合金领域 耐腐蚀 耐高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用热强合金钢锻圆,涉及合金领域,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0.19~0.23%,Mn0.60~0.80%,Si0.30~0.40%,P≤0.012%,S≤0.012%,Cr1.30~1.50%,Ni0.40~0.50%,Mo0.90~1.10%,Al0.02~0.05%,Cu≤0.30%,V0.25~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具有较强的耐高温、高压以及耐腐蚀的性能,同时其制备方法较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热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1CrMoV5-11是一种合金结构钢,属于热强钢,可在530℃左右长期工作,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煤转化、核电、汽轮机缸体、火电等使用条件苛刻、腐蚀介质的场合,如:锅炉、反应器、加热器、蒸汽发生器等。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压力容器工业的发展趋势看,装备技术与装置正在逐步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无疑对压力容器结构件的加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提升21CrMoV5-11的耐高温、高压和耐腐蚀性的性能,以保证生产过程中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容器用热强合金钢锻圆,其具有较强的耐高温、高压的性能,同时其耐腐蚀能力也较强,适合用于压力容器生产使用,并且生产方法较为较为简便,适合规模化进行生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压力容器用热强合金钢锻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0.19~0.23%,Mn0.60~0.80%,Si0.30~0.40%,P≤0.012%,S≤0.012%,Cr1.30~1.50%,Ni0.40~0.50%,Mo0.90~1.10%,Al0.02~0.05%,Cu≤0.30%,V0.25~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Cr能够有效地提高合金的淬透性,以获得所需的强度,并且Cr有助于提高合金的耐腐蚀的性能。而Ni也有助于提高合金的淬透性和改善低温韧性。再者,V以细小的碳化物形成存在时,能够细化晶粒,从而减小变形和改善韧性;当其融入于合金之后,并以固体形式存在时,能够有效提高淬透性及机械强度,有效地提高了合金的耐高温和耐高压的性能。
优选为,还包括Ce0.67~0.89%和Sn0.63~0.7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铈不仅能够细化晶柱,增加塑性,改善加工性能,同时由于铈拥有较强亲锡能力,因而会优先与Sn化合,这些优先析出、分布均匀的化合物能够成为进一步的非均质形核中心,使得合金的组织进一步的细化,同时也减少了合金中块状的Cu6Sn6化合物的数量,改善了合金的组织分布,从而使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尤其增强了合金的耐高温和高压的性能。
优选为,还包括Ca1.1~1.3%和In0.9~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a能与合金当中的多种组分进行组合,Ca与In形成共晶,且Ca在In中可溶解10%为性能优良的β固溶体,Ca-Cu形成包晶型二元状态,使得合金具备优良塑性、可变形加工。
一种压力容器用热强合金钢锻圆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分数计,将含有C0.43~0.57%、Mn0.73~0.92%、P0.13~0.25%、S0.14~0.18%和Al0.15~0.21%的钢加入到转炉中进行冶炼,之后依次向转炉中加入人造石墨、脱氧剂、铜、硅、铬、镍、钼、铝、钒和其他金属元素,且全程从转炉炉底吹入Ar,控制氧压≥0.9Mpa,而冶炼的终点为C0.25~0.27%、P≤0.015%,铁水的温度达到1634~1648℃,之后进行出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铸鸿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铸鸿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8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