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26265.8 | 申请日: | 2018-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4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钟琳;赵轶惠;蒋旭东;陈强;朱义;阮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2C37/50 | 分类号: | A62C3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海青 |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车辆 工作动态 底盘 工作状态信息 工况信息 结合分析 特性监测 维护保养周期 消防作战指挥 车辆调度 分类模块 管理应用 加权算法 日常保养 日常管理 实时监测 数据指导 现场指挥 信息处理 指挥调度 智能化 数字化 调度 作战 应用 指挥 力量 | ||
1.一种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消防车辆的工作动态特性信息;所述工作动态特性信息包括消防车辆的底盘工作状态信息和消防车辆的上装工况信息;所述消防车辆的底盘工作状态信息包括油温温度、发动机转速以及车速;所述消防车辆的上装工况信息包括消防泵出口压力、水罐液位、泡沫液位、管路流量以及泡沫液混合比例;
通过信息处理分类模块对获取的所述消防车辆的工作动态特性信息进行编译、转换及分类处理,得到自变量数据、参变量数据和因变量数据;所述自变量数据包括发动机工作转速、油温温度以及车速;所述参变量数据包括消防泵出口压力、水罐液位、泡沫液位、管路流量;所述因变量数据包括消防泵出口压力和泡沫液混合比例;
通过分析模块中的数据自变量识别模型识别自变量数据,并将识别出的自参变量数据结合所述分析模块中预置的管理应用模型和变量加权算法,确定消防车辆的底盘使用状态以及维护保养周期;
通过所述分析模块中的数据参变量识别模型识别参变量数据,并将识别出的参变量数据结合所述分析模块中预置的指挥作战模型,确定消防作战指挥车辆调度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分析模块中的数据参变量识别模型识别参变量数据,并将识别出的参变量数据结合所述分析模块中预置的指挥作战模型,确定消防作战指挥车辆调度方案,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分析模块中的数据参变量识别模型识别参变量数据;所述参变量数据包括消防泵出口压力、水罐液位、泡沫液位以及管路流量;
根据所述消防泵出口压力、所述水罐液位、所述泡沫液位、所述管路流量计算可外接水枪和水炮的数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可外接水枪和水炮的数量,结合所述分析模块中预置的指挥作战模型以,确定消防作战指挥车辆调度方案;所述消防作战指挥车辆调度方案包括消防车辆救援剩余时间,增援药剂类型以及增援药剂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消防车辆的底盘工作状态信息、所述消防车辆的底盘使用状态、所述消防车辆的维护保养周期、所述消防车辆的上装工况信息以及所述消防作战指挥车辆调度方案全部导入学习知识库中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还包括:
更新所述学习知识库中的因变量数据,将泡沫混合比例数据、增援药剂类型以及消防泵出口压力作为因变量数据;
根据所述学习知识库中更新后的因变量数据,确定所述分析模块的模型修正阈值和所述信息处理分类模块的分类修正阈值,并将所述模型修正阈值反馈至所述分析模块,将所述分类修正阈值反馈至所述信息处理分类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消防车辆的底盘工作状态信息、所述消防车辆的底盘使用状态、所述消防车辆的维护保养周期、所述消防车辆的上装工况信息、所述消防作战指挥车辆调度方案、所述模型修正阈值以及所述分类修正阈值显示在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应用平台上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安装在消防车辆上的车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消防车辆的底盘工作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安装在消防车辆上的消防泵出口压力采集传感器、水罐液位传感器、泡沫罐液位传感器、管路流量传感器、泡沫混合器传感器获取所述消防车辆的上装工况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辆工作动态特性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的所述消防车辆的工作动态特性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至所述信息处理分类模块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262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