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3819.0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7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玲;杨艳芳;叶军;陈晓光;孟盈盈;高越;刘东东;冯遇;季鸣;金晶;张运;廖恒峰;周君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24;A61K31/216;A61P35/00;A61P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原酸长 循环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脂质体膜材中含有PEG化磷脂、磷脂和胆固醇,包载的活性成分为绿原酸,脂质体平均粒径在50-5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绿原酸与膜材的质量比为1:2-1:100,优选1:3-1:50,更优选1:5-1:2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膜材中的PEG化磷脂由“磷脂-PEG-活性基团”三部分组成,其中的磷脂选自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肉豆寇酰磷脂酰胆碱、二肉豆寇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油酰磷脂酰胆碱和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PEG分子量选自1000-10000Da;活性基团选自-羟基、-马来酰亚胺基团、-N-羟基琥珀酰亚胺、-氨基、-羧基、-巯基、-醛基、-叶酸、-甘露糖、-半乳糖凝集素、-(天冬酰胺-甘氨酸-精氨酸)短肽、-(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短肽、-单克隆抗体或-多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PEG化磷脂中的磷脂选自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分子量选自2000-8000Da;活性基团选自-羟基、-叶酸、-甘露糖、-半乳糖凝集素、-(天冬酰胺-甘氨酸-精氨酸)短肽或-(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短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PEG化磷脂中的磷脂选自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分子量选自2000-5000Da,活性基团选自-羟基、-甘露糖或-半乳糖凝集素。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膜材中的磷脂选自天然磷脂、合成磷脂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天然磷脂,其中天然磷脂选自天然大豆磷脂或天然蛋黄磷脂及其它们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在脂质体膜材中,PEG化磷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5%~50%,磷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0%~85%,胆固醇所占重量百分比为5%~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脂质体膜材中,PEG化磷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0%~30%,磷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50%~70%,胆固醇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0%~20%。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选自薄膜分散法、二次乳化法、乙醇注入法或逆向蒸发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绿原酸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选自薄膜分散法,操作方法如下:
1)脂材溶液配制:称取磷脂、PEG化磷脂、胆固醇,分别加入有机溶剂溶解制成5-40mg/ml的脂材溶液,备用;
其中的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乙醚、四氢呋喃、丙酮、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2)药物溶液:称取绿原酸,溶解制成1-5mg/ml浓度的溶液,备用;
其中的有机溶剂,选自无水乙醇、甲醇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3)脂质薄膜:按规定的质量比,量取各种脂材溶液和药物溶液,置圆底烧瓶中,混合,35℃-60℃条件下减压旋蒸除去有机溶剂,成膜;
4)水化:取预热至35℃-60℃的PBS缓冲液,加入至脂质薄膜中,水化30-60min,必要时水化液经超声探头或高压均质机处理,获得符合粒径要求的绿原酸脂质体悬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38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