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拨叉驱动机构及自动换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3372.7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3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许艳利;梁志海;殷其栋;吴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04 | 分类号: | F16H63/04;F16H63/32;F16H57/023;F16H3/091;F16H5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机构 自动 换挡 系统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拨叉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变速箱箱体上的拨叉支撑轴,所述拨叉支撑轴上设有可轴向滑动的一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的作用端和驱动端分别位于所述拨叉支撑轴的两侧,所述拨叉本体的驱动端与驱动组件连接,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拨叉本体在所述拨叉支撑轴上轴向滑动,所述拨叉本体的作用端与同步器的齿套相契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和维护的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同时性能可靠稳定,可杜绝换挡性能失效等现象发生,保护了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拨叉驱动机构及相应的自动换挡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当前全球能源日益减少及环境污染的加剧,混合动力汽车乃至电动汽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五年来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从2008年的1.53万辆增加到了2012年的20.51万辆。因此,越来越多的自动变速箱产品问世,其中,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因其经济优势,且技术要求较低得到了很多汽车厂商的青睐。
中国专利号106286822A揭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换挡系统,尤其揭示了一种拨叉驱动机构,其包括换挡电机、传动机构、拨头以及拨叉本体。换挡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并带动所述拨头转动,拨头伸至拨叉本体的一侧,将其旋转运动通过凸轮面转换成拨叉的轴向移动。该结构中,由于换挡电机的轴线与拨叉本体的轴线为空间垂直,因此在布置变速箱齿轮的时候会有较多不便;另外,由于拨头伸入至拨叉本体内,其驱动力均由拨头传递,拨头具有断裂的风险。
鉴于此,中国专利号105782431A揭示了另一种拨叉驱动机构,采用涡轮蜗杆的形式,实现将换挡电机的转动转换成拨叉本体的轴向移动,但是传递动力时齿面摩擦损失大,效率低,而且安装调试也极为不便。
中国专利号CN206958229U另一种MT自动换挡装置,尤其是一种拨叉驱动机构,其包括换挡电机、换挡拨叉,每个换挡电机的输出端固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装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一侧和所述换挡拨叉的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拨叉的拨叉端用于拨动对应的同步器齿环,每块所述换挡拨叉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线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换挡位置、反馈给控制器。该专利中,所述丝杆螺母的一侧和所述换挡拨叉的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所述丝杆螺母一侧的重量远远大于其另一侧的重量,当所述换挡电机通过所述丝杆驱动所述丝杆螺母移动时,由于所述丝杆两侧的重量不同,会产生动不平衡现象,导致换挡位置信息变化较大,甚至会超过系统预先设计的阈值,程序误判,换挡功能失效,造成人生安全隐患。另外,由于所述丝杆螺母两侧的重量不同,在重力的作用下,极易导致所述丝杆弯曲形变,影响丝杆螺母在所述丝杆上平稳滑行的顺畅性,导致无法正常换挡。
故,急需一种拨叉驱动机构及其自动换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拨叉驱动机构及其自动换挡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拨叉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变速箱箱体上的拨叉支撑轴,所述拨叉支撑轴上设有可轴向滑动的一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的作用端和驱动端分别位于所述拨叉支撑轴的两侧,所述拨叉本体的驱动端与驱动组件连接,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拨叉本体在所述拨叉支撑轴上轴向滑动,所述拨叉本体的作用端上设有圆弧型凸块,所述凸块与同步器的齿套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变速箱箱体上的换挡电机,所述换挡电机的电机轴与螺纹杆连接;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设有可轴向滑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顶端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的螺纹端插接至所述驱动轴的螺纹孔内,与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通过转动轴承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箱体上,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卡环与所述螺纹杆连接,所述转动轴承的外卡环与所述变速箱箱体固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两端还套设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外圈与所述变速箱箱体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3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