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空器囊体原位修补辅助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13149.2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5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鲁国富;李习习;张金奎;王小四;王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40 | 分类号: | B64F5/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44803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空器囊体 原位 修补 辅助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空器囊体原位修补辅助工装,包括盖板、底座和可移动滑块,盖板活动设置在底座底部,通过将囊体布置于盖板与底座之间,利用第一条形滑块、第二条形滑块、第三条形滑块和第四条形滑块内部磁铁与盖板之间的吸力作用将囊体布固定住,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来移动第一条形滑块和第二条形滑块,实现对囊体布张紧或松弛调节,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缝补囊体,本发明仅需一人即可将需要修补的囊体进行位置固定并缝补,且方便调节,解决了以往修补浮空器囊体需要较多人员来固定囊体的状况,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留气球、飞艇、高空气球等浮空器外场、库内及车间软式囊体结构的维护、修补、补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空器囊体原位修补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基础科学及航空技术的发展,以平流层飞艇为代表的大型浮空器研发与应用成为当今飞行器发展的一大热点,浮空飞行器具有滞空时间长、载荷能力大、效费比高、隐身性和安全性好等特点,其在通信、预警、运输、测绘等军民用领域应用广泛。
大型浮空飞行器结构尺寸大、结构构型多样,因此飞行器在装配、运输、架设过程复杂,且在执行飞行任务的过程中易受到外界因素(如风场)的影响。浮空飞行器气囊材料为柔性材料,其结构为多层柔性膜结构,其中包含老化防护层、阻氦层和承力层,整体结构刚度较小,外层防护层具有易破损性。浮空飞行器柔性结构在装配、运输和服役过程中附近的金属结构或者硬质结构极易对其产生损伤。较小的损伤能够对气囊材料的防老化层和阻氦层产生破坏,这种损伤在浮空器服役过程中导致纤维层的老化破损,进而对结构完整性造成潜在威胁,而阻氦层的破坏直接影响到浮空飞行器内的氦气纯度,关系到浮空器空中服役的时间长短,大大降低浮空器的整体性能,特别是对大型柔性飞艇留空时间产生较大影响,关系到飞艇能否实现其长期留空的功能。气囊材料较大的损伤可以造成材料纤维的断裂和破坏,这种破坏在载荷和环境的双重作用可以引起浮空飞行器结构大面积破损失效,对浮空器的结构安全产生隐患。
因此,需要对破损的浮空器气囊修补,浮空器气囊的修补分为地面修补和空中修补,两种情况下的传统修补方式均通过多人合力,共同来固定修补位置,尤其是空中锚泊状态时,高空作业位置有限,会造成因修补位置小而人多拥挤的情况,且每一次修补均需要召集多名人员同时进行,耗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浮空器囊体原位修补辅助工装,可以实现浮空器气囊的快速修补,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浮空飞行器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浮空器囊体原位修补辅助工装,包括盖板、底座和可移动滑块,所述的盖板活动设置在底座底部,所述的底座为中部有方形通孔的矩形结构,所述的可移动滑块设置在方形通孔内并可以在方形通孔内任意移动,所述底座的任意两个相邻侧边设置有第一光滑螺杆和第二光滑螺杆,所述的第一光滑螺杆上设置有可沿其滑动的第一条形滑块,所述的第二光滑螺杆上设置有可沿其滑动的第二条形滑块,所述的第一条形滑块、第二条形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的第一螺纹杆底端穿过第一条形滑块与第一光滑螺杆所在的底座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螺纹杆底端穿过第二条形滑块与第二光滑螺杆所在的底座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另外两个相邻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三条形滑块和第四条形滑块。
所述的第一条形滑块、第二条形滑块、第三条形滑块、第四条形滑块内部均设置有磁铁。
所述的第一条形滑块、第二条形滑块、第三条形滑块、第四条形滑块、底座及可移动滑块均为塑料结构。
所述的盖板表面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所述的圆形通孔外侧面设置有两条对称的固定卡条,所述的圆形通孔上设置有两个可拆卸拼接以及可滑动的半圆盖,所述的两个半圆盖拼接后通过固定卡条固定在所述的圆形通孔上。
所述的盖板为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盖板面积比底座面积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未经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3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