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6253.9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征;陈智;何彩洋;贺鹏飞;张昕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悉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葛钟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采集设备 人脸 防伪识别 人脸识别 人脸图像 信号反馈 动态人脸 人脸采集 设备获取 预设 申请 判定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图像采集设备从不同角度获取至少两幅人脸图像,并根据获取的至少两幅人脸图像计算人脸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通过信号反馈设备获取人脸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若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小于预设值,则判定所述人脸为真。本申请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和信号反馈设备进行人脸采集,不仅可以对静态人脸进行防伪识别还可以完成动态人脸防伪识别,并且成本低、易推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提出,为使用卡证或者手机验证可能产生的遗失或遗忘等意外提供了一个稳定而有效的解决方法。脸、指纹、手掌纹、虹膜、视网膜、声音、体形、等生物特征的存在依赖于个体本身存在,并不存在遗失、遗忘等问题。而在这诸多的生物特征当中,人脸作为一个最为直观且方便采集的特征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身份认证场合。在人脸识别使用的各个场景当中不乏有无人监管的自动化操作场景,在这些场景当中,除了确保人脸识别的准确和有效,防伪同样是风险管理当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项目。在诸多伪造手段当中,使用最为普遍、造假成本和技术要求不高的方法主要有照片、平板、手机等方法。这些方法通过主动让摄像头采集到目标人脸来达到目的,其中平板、手机等方法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给与摄像头一个目标人物的运动信号。因此,进行人脸识别防伪检测非常必要,相关技术中,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1)利用图像纹理进行防伪检测。在使用平板、手机等设备对人脸图像进行复现的时候由于屏幕显示频率的关系会在摄像头采集过程中采集得到纹理。对该种纹理的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平板、手机等播放设备的伪造行为,但是对于照片、高清播放设备等伪造行为,该方法的使用并不能很好的达到防伪效果。
(2)通过检测人脸活动进行防伪检测。如果伪造行为使用的是照片等静态行为,使用该方法可以很好的达到检测效果。但是对于使用平板、手机等设备播放人脸视频的伪造行为,该方法将不能进行有效检测。
(3)采用多光谱图像分析方法进行防伪检测。该方法可以通过采集人脸的反射光谱对反射物的材质进行分析,可以很好的将生物与其他区分开来,完成多种复杂情况以及高级的防伪检测。但该方法检测使用设备为多光谱分析仪,设备体积大且成本高,设备的嵌入推广性低。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成本低易推广、对静态或动态目标任务在人脸识别中进行防伪检测的方法成为相关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采用图像纹理进行防伪检测,对于照片、高清播放设备等伪造行为不易检测的问题;采用通过检测人脸活动进行防伪检测,对于使用平板、手机等设备播放人脸视频的伪造行为不易检测的问题;以及采用多光谱图像分析方法进行防伪检测,设备体积大且成本高,设备的嵌入推广性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设备从不同角度获取至少两幅人脸图像,并根据获取的至少两幅人脸图像计算人脸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
通过信号反馈设备获取人脸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第二距离;
若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差小于预设值,则判定所述人脸为真。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为双目摄像头,通过所述双目摄像头从不同角度获取两幅人脸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获取的至少两幅人脸图像计算人脸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
根据获取的所述两幅人脸图像计算人脸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第一距离;
提取所述两幅人脸图像中人脸特征得到第一基准点和第二基准点;
计算所述第一基准点和第二第一基准点横坐标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悉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悉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62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