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水器框架结构及潜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8870.0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9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高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彩虹鱼深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张艳;马军芳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 框架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潜水器框架结构及潜水器,其中,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气罐,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第一压载舱,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压载舱具有第一注排液口和第一注排气口,所述第一压载舱通过所述第一注排液口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一注排气口与所述气罐相连;第二压载舱,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压载舱的下方;所述第二压载舱具有第二注排液口和第二注排气口,所述第二压载舱通过所述第二注排液口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二注排气口与所述气罐相连。本申请提供的潜水器框架结构及潜水器能够提高潜水器在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下探测设备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潜水器框架结构及潜水器。
背景技术
潜水器是一种能够快速、精确地到达深海区域,对复杂的海洋环境进行高效的勘探、科学考察和开发作业的设备。
潜水器包括:框架结构,其上设置有动力电池、氧气罐、高压气罐、压载舱、推进器、机械手等设备,其中,压载舱是潜水器上浮和下潜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压载舱具有通气口和通液口,通气口与高压气罐相连,通液口与外界环境连通。通过调节压载舱内气体和液体的比例,来控制潜水器的重量和浮力,进而控制潜水器下潜或上浮。
目前,框架上通常只设置有一个压载舱,设置在整个潜水器的重心位置。当潜水器的两端力矩不平行时,例如:位于潜水器一端的机械手处于展开状态时,若此时操控潜水器上浮,则潜水器的重心不稳,容易导致较为严重的艏傾或艉傾,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进行调节才能恢复平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潜水器框架结构及潜水器,能够提高潜水器在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潜水器框架结构,包括:
框架主体;
气罐,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
第一压载舱,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压载舱具有第一注排液口和第一注排气口,所述第一压载舱通过所述第一注排液口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一注排气口与所述气罐相连;
第二压载舱,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压载舱的下方;所述第二压载舱具有第二注排液口和第二注排气口,所述第二压载舱通过所述第二注排液口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第二注排气口与所述气罐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潜水器,所述潜水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潜水器框架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框架主体、气罐、第一压载舱和第二压载舱,其中,第一压载舱设置在框架主体的顶部,其具有的第一注排液口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第一注排气口与气罐相连;第二压载舱位于第一压载舱的下方,第二压载舱的第二注排液口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第二注排气口与气罐相连,上述采用第一压载舱设置在框架主体顶部的方案,在潜水器上浮的过程中,向第一压载舱内注入气体,能够提高潜水器浮心的高度,能够提高潜水器整体的稳定性,避免潜水器在上浮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晃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潜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潜水器的右侧平面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潜水器框架结构中第一压载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潜水器框架结构中第一压载舱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潜水器框架结构中第一压载舱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彩虹鱼深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彩虹鱼深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8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推进结构的仿生蝠鲼水下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潜水器框架结构及潜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