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基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7872.8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司虎;王树霞;戴钧明;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672 | 分类号: | C08G63/672;C08G63/78;C08K3/28;C08L6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聚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生物基聚酯由2,5‑FDCA与EG为主要原料,并加入催化剂和纳米氮化物进行反应制成。本发明从提高PEF聚合反应速率,加快结晶速率、降低切片b值的角度出发,在2,5‑FDCA与EG原位聚合过程中添加纳米氮化物,按照PEF的合成工艺制备新型生物基聚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方便,产量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与常规PEF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新型生物基聚酯的聚合反应速度提高20%以上,结晶速度提高30%以上,切片b值降低4单位以上,表明纳米氮化物在PEF起到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结晶速度、降低切片b值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基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现有技术
聚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可加工性能,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纤维、薄膜、瓶、工程塑料、包装等领域,但以PET为代表的聚酯材料阻隔性能差,其合成单体对苯二甲酸对于石油等化石原料的依赖性强,因此关于聚酯的生物基单体及改善聚酯阻隔性能的研究越来越多。
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是由2,5-呋喃二甲酸(2,5-FDCA)与乙二醇反应得到的一种生物基聚酯,2,5-FDCA含有两个羧基,结构与对苯二甲酸(PTA)相似,都是具有环状的共轭体系,被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是最有希望的PTA的替代品。此外PEF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但由于2,5-FDCA对称性比PTA差,刚性低,分子间的偶极作用力大,因此PEF在结晶过程中的阻力大,因此结晶较慢,成型加工周期长。此外,PEF在合成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较慢,反应时间的延长也导致聚酯切片色相较差。
为改善PEF的结晶性能,中国专利201710308582.3、201710375271.9将PEF制备成为粉末后,在熔融挤出过程中分别添加苯甲酸钠、聚乙二醇增塑剂制备改性PEF,但熔融共混法制备的聚酯母粒共混均匀性差,PEF经熔融挤出造粒后其性能变差。此外,PEF使用的催化剂与PET类似,中国专利201010567897.8采用新型锡类催化剂制备了PEF,其颜色为棕褐色,色相较差。
从拓展聚酯原料来源、寻找生物质原料单体、拓展聚酯应用领域等角度考虑,开发一种聚合反应速度快、结晶速度快、色相好的新型生物基聚酯,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基聚酯,为了克服现有PEF聚酯存在的反应速度慢、结晶速度慢、b值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原位聚合过程中加入纳米氮化物,达到加快PEF反应速率、提高结晶速度、降低PEF切片b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生物基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发明所述一种生物基聚酯,由2,5-FDCA(2,5-呋喃二甲酸)与EG(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并加入催化剂和纳米氮化物进行反应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催化剂为钛系催化剂或锑系催化剂。如乙二醇锑催化剂或者乙二醇钛催化剂或者钛酸四异丙酯。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氮化物为纳米氮化钛、纳米氮化硅或纳米氮化铝。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氮化物的粒径中值为20nm~40nm,粒径中值为20nm~40nm,纳米氮化物的粒径过小难以分散;过大则催化效果不明显。
纳米氮化物含量为生物基聚酯总质量的0.003%~0.1%。氮化物浓度过高对于聚酯的色相有影响。
其中,所述生物基聚酯为聚酯的均聚物,或者是共聚物。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聚合反应釜中加入2,5-FDCA、EG乙二醇、催化剂、纳米氮化物,通过PEF酯化缩聚反应条件下制备新型生物基聚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7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