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边IPS电极结构的LCoS微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4193.0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华;田莉兰;储繁;窦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2;G02F1/1334;G02F1/1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平面 上基板 下基板 微显示器 公共电极 像素电极 绝缘层 二分之一波片 四分之一波片 单晶硅基板 蓝相液晶层 彼此平行 彼此相对 玻璃基板 漫反射膜 平行设置 驱动电压 上下基板 相间排列 制作工艺 偏振器 金属 响应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双边IPS电极结构的LCoS微显示器。该微显示器由上基板、蓝相液晶层、下基板构成;上基板和下基板彼此平行设置;上基板包括偏振器、二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玻璃基板、上基板透明平面公共电极、上基板透明平面像素电极;下基板包括下基板透明平面公共电极、下基板透明平面像素电极、绝缘层、金属漫反射膜、单晶硅基板;上下基板的透明平面公共电极和透明平面像素电极彼此相对平行设置并且相间排列,构成双边的IPS电极结构。本发明的基于双边IPS电极结构的LCoS微显示器的响应时间为亚毫秒,制作工艺简单,驱动电压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双边IPS(In Plane Switching)电极结构的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微显示器。
背景技术
LCoS显示技术是结合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和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集成电路的反射式液晶显示技术,由于其功耗低、体积小、分辨率高,在便携式显示应用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全球的微显示器市场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对于传统的透射式TFT-LCD,由于TFT(Thin Film Transistor)在像素中所占的面积不能完全透光,经过TFT所占面积区域的光线不能受电压的控制,导致无法显示正确的灰阶,相当于存在光调制的死区,需要利用黑矩阵加以遮蔽,使得开口率较低。相比传统的透射式TFT-LCD,LCoS微显示器的驱动像素的电路和晶体管集成在单晶硅基片上,并位于像素反射镜的下方,从而提高了开口率,并且单晶硅电子迁移率比非晶硅电子迁移率高,像素尺寸能做到很小,从而实现了更高的分辨率。
一般LCoS显示技术主要采用时序彩色显示系统,相比传统的三片式的光学系统,时序彩色投影显示采用的单片式光学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但是为了减少动态伪像,液晶盒应具有超快的响应速度。目前,TN(Twisted Nematic)液晶盒、混合式的TN液晶盒、VA(Vertical Alignment)取向的液晶盒已被应用于反射式的LCoS投影显示,如果液晶盒盒厚足够小,能大大减小响应时间,然而,当盒厚减小到1μm时,盒厚的均匀程度却难以控制。
新兴的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由于其具有亚毫秒的响应时间、无需取向层且暗态呈光学各向同性,如果电极采用IPS结构,只要液晶盒厚超过电场最大的穿透深度,透过率对盒厚的变化就不明显,可应用于LCoS投影显示。然而传统的基于IPS电极结构的蓝相液晶显示器的工作电压(~50V)比较高。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边IPS电极结构的LCoS微显示器,该微显示器具有亚毫秒的灰阶响应时间,制作工艺简单,驱动电压相对于传统的基于IPS电极结构蓝相液晶显示器大幅度降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由上基板13、蓝相液晶层7、下基板14构成;上基板和下基板彼此平行设置;上基板13包括偏振器1、二分之一波片2、四分之一波片3、玻璃基板4、上基板透明平面公共电极5、上基板透明平面像素电极6;下基板包括下基板透明平面公共电极8、下基板透明平面像素电极9、绝缘层10、金属漫反射膜11、单晶硅基板12。
所述二分之一波片2和四分之一波片3构成圆偏振片,通过偏振器1的线偏振光经圆偏振片后变为圆偏振光,经蓝相液晶层7被金属漫反射膜11反射后,发生半波损失,相位改变π,再经蓝相液晶层7及圆偏振片出射的线偏振光的方向与偏振器1的偏振轴相互正交,使显示器在不加电压的时候呈现良好的暗态,实现显示器的宽视角特性。
所述的蓝相液晶层7采用聚合物稳定的蓝相液晶,具有亚毫秒的响应时间,能实现时序彩色显示,减少了动态伪像;蓝相液晶暗态为光学各向同性,使得观看视角较宽;无需旋涂取向剂进行取向,简化了制作工艺。所述蓝相液晶层7的厚度使用间隔子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4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液晶显示组件湿热黄斑的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