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重选点策略和人工蜂群优化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4094.2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邝文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33 | 分类号: | G06T7/33;G06N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134 天津市北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群 采样点集 欧式变换 重选 三维图像 图像配准 点云 配准 矩阵 计算目标函数 最大进化代数 采样过程 目标函数 位置变换 移动动态 变化量 初始化 最优解 采样 算法 蜜蜂 优化 种群 返回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基于重选点策略和人工蜂群优化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包括:(1)对动态点云采样,得到采样点集;(2)产生一定数量蜂群,初始化蜂群个体的位置;(3)确定每个蜜蜂的欧式变换矩,根据欧式变换矩阵对采样点集进行位置变换;(3)由欧式变换矩对采样点集进行变换并计算目标函数值;(5)比较最优目标函数值的变化量,若连续多次小于阈值,则重选点操作,得到新采样点集,否则进入步骤(6);(6)若达到最大进化代数,进入步骤(7),否则返回步骤(3);(7)由种群的最优解得到最优的欧式变换矩;并移动动态点云,完成图像配准。本方法将重选点策略引入采样过程,结合蜂群算法,有效降低了图像配准完成的时间,提高了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图像配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重选点策略和人工 蜂群优化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成像是指由多传感器在不同视角采集三维物体深度图像数据,并形成 被测物体的三维完整形貌的过程。三维图像配准(IR)是三维成像领域的关键 技术,其任务是找到三维空间的最优变换,将多传感器采集到的多片深度图像 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最终恢复出完整的三维物体。
目前为了提高三维图像配准的速度及精度,结合仿生智能优化算法进行配 准的方法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热点。其中主要改进是针对图像配准的各个阶段提 出相应的策略,或通过在仿生智能优化算法中引入一些学习机制与变异算子等 来有效提高算法的全局收敛能力和求解精度,进而得到高精度的图像配准算法。
然而,很多改进策略在提高了配准算法的全局收敛能力和求解精度的同时, 却额外增加了计算复杂度,从而影响了算法的实际工程应用效果,降低了配准 完成的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重选点策略和人工蜂群优化 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称为EBABC-RS-IR法)。该方法将一种重选点策略引入 配准过程中的采样阶段,并在人工蜂群算法的求解过程中,通过加入一个开发 性能更强的搜索方程与算法原有方程进行交叉搜索,对算法的搜索过程进行优 化和改进,从而更加有效地协调了算法的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该方法在保证 配准结果高精度的前提下大幅缩减了配准完成的时间,且改进原理简单易于理 解,具有良好的可执行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重选点策略和人工蜂群优化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在动态点云中利用等间距随机选点方法得到用于配准的采样点集;
步骤2,随机产生一定数量的蜂群,初始化蜂群个体的位置;
步骤3,蜜蜂根据当前找到的蜜源位置确定各自的欧式变换矩阵,根据欧式 变换矩阵对采样点集进行位置变换;
步骤4,针对所有蜜源,利用Kd-tree算法找到变换位置后的采样点集在静 态点云中各自的对应点,计算所有对应点的欧式距离中值作为目标函数值,计 算得到最优蜜源位置及其对应的最优目标函数值;
步骤5,比较前后两代最优目标函数值,如果变化量连续多次小于设定值, 则在动态点云中进行重选点操作,得新的采样点集;否则,进入步骤6;
步骤6,若达到最大进化代数,则进入步骤7;否则,返回步骤3;
步骤7,根据当前最优蜜源,得到最优的欧式变换矩阵,根据最优的欧式变 换矩阵移动动态点云,完成图像配准。
所述步骤1、5中,在动态点云中得到采样点集的公式为:
N为动态点云中点的数目,为[0,1]之间的随机数,H为采样点的数目, round为四舍五入取整函数,fix为舍弃小数部分向下取整函数,Dk表示采样点 集中的第k个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4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