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爱循环垃圾回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3904.2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2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爱凤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霍金虎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装置 分类处理 用户身份 回收 标签 分类处理过程 移动通讯装置 垃圾回收箱 存储介质 所属用户 有效分类 收集器 用户处 跟踪 拾取 判定 仓库 全程 输出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爱循环垃圾回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通过垃圾回收装置或移动通讯装置或两者从用户处收集或拾取用户的垃圾回收至垃圾回收箱,并为垃圾标记全自动标签,用以识别标识,然后链接到垃圾的用户身份;通过收集器将垃圾回收装置回收的垃圾进行汇总,输出至仓库,并对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分类处理过程中,根据垃圾标记的全自动标签,对垃圾进行全程识别跟踪;根据分类处理结果及对垃圾的识别跟踪情况,判定异常垃圾的用户身份和/或来源。本发明可以实现垃圾的有效分类回收,便于环保,还可以识别垃圾所属用户,以便对不符合垃圾回收规则的用户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爱循环垃圾回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居民生活、办公等会产生很多垃圾,目前,人们在丢垃圾时,通常采用垃圾袋打包垃圾,然后将垃圾扔到垃圾桶或者其他垃圾集合地。这种垃圾回收方式,由于不会对垃圾进行分类,食物和塑胶等杂物混合在一起,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便于环保,也不利于可回收垃圾的二次利用。目前对垃圾的处理方式也无法识别丢垃圾用户的身份,责任无法追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爱循环垃圾回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垃圾的有效分类回收,利于垃圾身份识别,且便于环保。此发明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执行人士能够在土埋场或垃圾站捞起一包垃圾,一扫描,就能够追踪到垃圾处理的过程和用户身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爱循环垃圾回收方法,所述爱循环垃圾回收方法应用于爱循环垃圾回收系统,所述爱循环垃圾回收系统包括:垃圾回收装置、移动通讯装置,垃圾回收箱、收集器以及仓库,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垃圾回收装置或移动通讯装置或两者从用户处收集或拾取用户的垃圾回收至所述垃圾回收箱,并为所述垃圾标记全自动标签,用以识别垃圾的用户身份;
通过所述收集器将所述垃圾回收装置回收的垃圾进行汇总,输出至所述仓库,并对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分类处理过程中,根据垃圾标记的全自动标签,对垃圾进行全程识别跟踪;
根据分类处理结果及对垃圾的识别跟踪情况,判定异常垃圾的用户身份和/或来源。
其中,所述全自动标签的标记方式至少包括:使用RFID颗粒;使用条码贴纸;使用二维码贴纸;使用RFID标签识别身份;使用摄像图像识别;使用物品重量;使用应用程序,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摄像图像、条码贴纸、二维码贴纸、RFID标签以及物品重量由用户提供,或自动标记,或由垃圾回收装置获取。每个标签将组成单个垃圾包裹或单个垃圾的标签。这个标签将链接到用户身份。在每个运输过程或环节中都能链接到源头垃圾的用户身份。
其中,所述爱循环垃圾回收方法还包括:
根据对异常垃圾的用户身份和/或来源的判定结果,对异常垃圾所属用户进行处罚、奖励或提醒,所述异常垃圾包括没有按照预设标准分类的垃圾。
其中,所述垃圾回收装置为移动装置,所述通过垃圾回收装置从用户处收集或拾取用户的垃圾回收至所述垃圾回收箱,并为所述垃圾标记全自动标签,用以识别垃圾的用户身份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装置接收用户的呼叫指令,根据所述呼叫指令呼叫垃圾回收人员从用户处收集或拾取用户的垃圾,并将从用户处收集或拾取的垃圾回收至所述垃圾回收箱,在回收时,为所述垃圾标记全自动标签,用以识别垃圾的用户身份。
其中,所述垃圾回收箱为电子垃圾回收箱,所述垃圾回收箱通过无线网络方式与所述移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无线网络方式至少包括: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至少包括蓝牙。
其中,所述爱循环垃圾回收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仓库中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后,对处理后的不可回收残留垃圾进行填埋、焚烧或其他相应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爱凤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爱凤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3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