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8943.3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亮东 |
主分类号: | C23C8/36 | 分类号: | C23C8/36;C23C14/06;C23C14/35;C23C28/04;C23C8/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5 辽宁省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rn mos2 固体 润滑 复合 | ||
1.一种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制备原料包括:合成纳米MoS2使用的试剂:钼酸钠(A.R)(上海胶体化工厂),盐酸羟胺(A.R)、硫脲(A.R)(天津市标准科技有限公司),无水乙醇(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其特征是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的制备步骤为:使用磁控溅射设备在N2气氛中进行Cr靶和Mo靶共溅射,在不锈钢表面沉积CrMoN复合膜,厚度为5-6μm,利用高频脉冲等离子扩渗设备,以硫蒸气作为渗硫源,对薄膜表面进行2h的低温(230℃)离子渗硫处理,制备了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其特征是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的检测步骤为:利用Philips Quant2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薄膜表面形貌及磨痕形貌,分析复合膜显微组织结构和摩擦磨损机制,分辨率3.5nm,放大倍数200-120000倍,加速电压30kV,最大束流2A,同时采用Genesis型能谱仪(EDS)对渗硫层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ESCALAB 250Xi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CrN基固体自润滑复合膜的化合物价态进行研究,激发源:Al靶,细扫宽度:25eV,利用PHI700型俄歇电子能谱仪(AES)对CrN基固体自润滑复合膜剖面成分分布进行分析,采用CETR UTM-2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薄膜的抗微动磨损性能进行测试,实验条件为:运动方式为往复式,室温空气环境,对偶件为直径4.0mm的GCr15钢球,载荷范围为20-80N;频率范围为2-8Hz;温度23-26℃,摩擦环境:大气下干摩擦或坦克机油润滑,采用TR240表面粗糙度仪测试试样表面的磨痕轮廓曲线,根据曲线上的波谷计算出薄膜的磨损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其特征是通过磁控溅射技术成功制备了CrMoN复合膜,再利用高频脉冲等离子扩渗设备对薄膜表面进行低温离子渗硫处理,成功制备了含有MoS2润滑相的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2 种薄膜均为致密平整的柱状晶结构,晶粒尺寸均达到纳米级;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在(Cr,Mo)N 硬相中嵌入了层状MoS2 软相,形成了新型的“混凝土”结构薄膜,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厚度约为500nm,主要由 Cr、Mo、N、S4 种元素组成,其渗硫产物主要为MoS2润滑相,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的主要相结构为CrN、MoS2和少量MoN,相较于干摩擦情况,在油润滑条件下,2种薄膜的摩擦系数明显降低,随距离的变化波动相对比较平稳,磨损体积比干摩擦条件下降低1个数量级,磨损体积值大小:CrMoN>CrN/MoS2,表明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具有较高的抗滑动磨损性能,无论干摩擦还是油润滑条件下,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均发生磨粒磨损,且磨损程度较CrMoN复合膜轻微,复合膜中合成的MoS2润滑相使得CrN/MoS2固体自润滑复合膜的耐磨性能及减摩性能有了很大提升,在干摩擦情况下,CrMoN复合膜甚至发生了严重的粘着磨损;在油润滑条件下,2种薄膜的表面磨损均大幅减弱,因此,油润滑条件,能有效改善薄膜的耐磨性和抗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亮东,未经张亮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89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