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7-氨基头孢烷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7580.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晖;常雁红;仝双明;秦波;刘子嘉;朱琳琳;孙宏旭;于慧敏;沈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35/02 | 分类号: | C12P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程大军;栾星明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氨基 头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7‑氨基头孢烷酸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法使头孢菌素C酰化酶和头孢菌素C在碳酸氢铵和/或碳酸铵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反应。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头孢菌素C酰化酶的催化稳定性,延长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7-氨基头孢烷酸的方法,具体涉及利用头孢菌素C酰化酶催化头孢菌素C制备7-氨基头孢烷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7-氨基头孢烷酸(以下简称“7-ACA”),分子式为C10H12N2O5S,是医药工业中合成多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母核,具有十分重要的市场开发价值。
7-ACA的生产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酶法两种。传统的化学法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缺点,其在工业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一步酶法生产7-ACA,即在头孢菌素C酰化酶(以下简称“CPC酰化酶”)的作用下,底物头孢菌素C(CPC)直接水解生成α-氨基己二酸和产物7-ACA。
目前,在工业上应用的酶催化中普遍采用纯水体系。由于在CPC酰化酶催化CPC生成7-ACA的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因此需要不断加碱调节pH以维持催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但是,加入强碱的操作会造成局部溶液的pH值过高,这可能会导致酶的失活,使得CPC酰化酶催化稳定性降低。
也有采用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但是通常浓度的缓冲液的缓冲容量往往不足以维持反应体系的pH值不变,而且加入缓冲液会影响产物的后续分离(缓冲液中的盐成分随7-ACA结晶,使得产物7-ACA的纯度下降),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成本增加。
因此,在工业上需要进一步提高CPC酰化酶的催化稳定性和简化操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一步酶法制备7-ACA工艺中CPC酰化酶的催化稳定性,从而提高酶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为此,本发明提出了利用碳酸氢铵和/或碳酸铵来改善CPC酰化酶的催化稳定性。
与经常用到的缓冲液(例如磷酸盐、乙酸盐、硼酸盐、Tris-HCl和碳酸钠等)不同,碳酸氢铵和/或碳酸铵本身非常不稳定,通常并不用它配制缓冲液。但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出人意料地发现在催化体系中加入碳酸氢铵和/或碳酸铵能够显著提高CPC酰化酶的催化稳定性,从而延长酶的使用寿命。
另外,碳酸氢铵和/或碳酸铵很容易在催化产物的后续分离中除去(7-ACA通常采用盐酸调节pH至酸性来进行沉淀,在此过程中碳酸氢氨和/或碳酸铵会生成二氧化碳去除),不会影响7-ACA的产品质量。就生产成本而言,碳酸氢铵和碳酸铵价格十分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分别在纯水、磷酸盐缓冲液以及碳酸氢铵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反应的CPC酰化酶微环境中的pH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CPC酰化酶以CPC为底物一步酶催化制备7-ACA的工艺是已知的。反应过程简单示意如下:
作为反应底物CPC,在实际使用中,CPC结构中的羧基在水溶液中电离为-COO-,其可以结合各种各样的阳离子,但是,无论是结合何种阳离子,所得到的CPC盐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术语“头孢菌素C”或“CPC”的范围内。因此,在本发明上下文中,术语“头孢菌素C”或“CPC”应当广义理解,不仅包括CPC本身,还包括CPC的盐例如CPC钠盐和CPC锌盐等以及CPC发酵直通液等,CPC发酵直通液是指以发酵法制备CPC获得的发酵液经过初步纯化后获得的溶液。在本发明中,作为例举,使用了CPC钠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7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厨电设备的智能烹饪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轨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