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输管线预膜用油溶性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6811.0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2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文;张娟涛;谢俊峰;杨春林;袁镜清;王光辉;唐洪军;张朋岗;张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10 | 分类号: | C23F11/10;C07D233/06;C07D23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预膜用油溶性缓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集输管线预膜用油溶性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主剂20-30%,复配物70-80%;
所述主剂由第一咪唑啉和第二咪唑啉组成,所述第一咪唑啉具有式[1]的结构,所述第二咪唑啉具有式[2]的结构,
其中,n≥1且为自然数,R1与R2独立的选自式[3]-式[8]代表的基团,且R1与R2互不相同;
“*”分别表示结合键。
2.一种集输管线预膜用油溶性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主剂20-30%,复配物70-80%;其中,
所述主剂来自有机酸与多胺类物质发生酰胺化反应并经170-220℃保温后,当反应体系的酸值小于5mg/kg时收集的产物;所述有机酸包括癸酸、肉豆蔻酸、山嵛酸、芥酸、桐油酸和松香酸中的二种,所述多胺类物质选自二乙烯三胺、四乙烯五胺或多乙烯多胺,且所述二种有机酸的摩尔数之和与多胺类物质的摩尔数之比为1:(1.2-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主剂的过程中,所述有机酸中的一种为桐油酸,则桐油酸与另一种所述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2-5);或者,所述有机酸包括癸酸、肉豆蔻酸、山嵛酸、芥酸和松香酸中的二种,二种所述有机酸的摩尔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蚀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缓蚀剂的总重计,所述复配物包括如下组分:烷基胺10-15%,磷酸酯5-19%,溶剂45%-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胺选自十二烷基胺、十六烷基胺和十八烷基胺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选自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磷酸酯、异十三醇磷酸酯和异十三醇醚磷酸酯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柴油和溶剂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将二种有机酸与多胺类物质混合发生酰胺化反应,并使酰胺化产物体系在170-220℃保温1小时以上,使反应体系的酸值小于5mg/kg,得到所述主剂;
室温下,将所述主剂和所述复配物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缓蚀剂;
或者,
使用二种所述有机酸分别与所述多胺类物质混合发生酰胺化反应,并使酰胺化产物体系继续在170-220℃保温1小时以上,使反应体系的酸值小于5mg/kg,将二个反应产物混合,得到所述主剂;
室温下,将所述主剂和所述复配物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缓蚀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酰胺化反应使用二甲苯做溶剂,升温至150-160℃,维持反应时间1-5小时;
将所述酰胺化产物体系升温至170-180℃继续反应1-2h后,继续升温至210-220℃,保温2-5h后,当所述反应体系的酸值小于5mg/kg时,得到所述主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升温速率不高于20℃/10m2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68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剩余生化污泥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旅途充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