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测温的变电设备缺陷检测方法与缺陷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4525.0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7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庄建煌;陈重;周静;吴炫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1N25/7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杨锴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设备 红外测温 测温 发热 缺陷检测系统 缺陷检测 报告单生成 班组管理 变电运行 部门管理 故障标准 合理布局 缺陷判别 缺陷性质 现场采集 远程发送 反射率 准确率 服务器 检修 巡视 测量 修正 图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测温的变电设备缺陷检测方法以及变电设备缺陷检测系统,根据测温现场的环境温度与反射率,对红外测温仪的测量数值进行修正,以提高设备发热缺陷性质判别准确率。基于故障标准,本发明可辅助变电运行人员进行变电设备红外测温发热缺陷的判别,提高现场巡视测温效率。实施时,可根据国网PMS2.0系统发热缺陷填报要求,将现场采集的测温图片及缺陷判别结果进行合理布局,并生成缺陷报告单;服务器基于缺陷报告单生成最终报告单,并远程发送至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班组管理人员以及检修人员,加速相关流程推进及消缺安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测温的变电设备缺陷检测方法,以及一种变电设备缺陷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和效益,在运行中一旦出现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将会直接影响电网的供电,除修复费用大外,还会造成更大的直接经济损失。温度是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都有明显的热源部位并伴有热现象。
对于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目前多采用红外检测技术。由于红外检测技术能够以远距离、非接触、实时、快速在线监测方式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具有分辨率高、形象直观、不受电磁干扰、安全可靠和效益/投资比高等优点,可以在不停电、不取样、不解体的状况下进行故障的诊断分析,因此,红外诊断技术在电力系统得到了较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影响红外测温的因素较多,有些因素对相对温差的影响不能忽略,例如环境温度;变电站户外设备区未配备温湿度测量仪无法实时获取现场环境温度,变电运行人员进行户外红外测温发现温度异常时无法进行发热缺陷性质的准确判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设备发热缺陷性质判别的基于红外测温的变电设备缺陷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红外测温的变电设备缺陷检测方法,通过红外测温仪对检测部位进行测温,得到测温值,利用环境温度对测温值进行修正,得到校正温度值;针对当前的检测部位,参照故障标准,对校正温度值进行故障等级判定,得到当前的检测部位的检测结果。
作为优选,环境温度的获取方式为:通过自动定位或手动定位,并根据当前位置信息从气象服务平台获得相应的环境温度。
作为优选,对测温值进行修正的公式如下:
其中,T为校正温度值,ε为被测物体的表面发射率;T'为红外测温仪的辐射温度;n的取值与红外测温仪的工作波段关联,T0为环境温度。
作为优选,当红外测温仪的工作波段为8-13μm时,n=4。
作为优选,故障标准涉及的若干一次设备的若干设备部位具体如下:
作为优选,结合表面温度判断法与相对温差判断法进行故障等级判定;
表面温度判断法:根据检测部位的校正温度值,对照标准温度值,当校正温度值超过标准温度值时,根据差值等级判定检测部位的故障等级;
相对温差判断法;根据相对温差计算公式进行判定,公式如下:
其中,Tmax为检测部位的三相中最高的校正温度值;T1为检测部位的正常温度,即检测部位的三相中最低的校正温度值,或相邻间隔同部位设备的校正温度值最低值;T0为环境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4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