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母圆环形飞机轨道设计原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8836.6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成锋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B64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环形 飞机轨道 舰载机 飞机起降 圆环 洞口 长椭圆形 左右对称 拐弯区 平滑区 升降区 舒适度 重心处 舰岛 上翘 元宝 两边 跑道 陆地 飞机 | ||
本发明为“航母圆环形飞机轨道设计原理”,如图1所示,本航母设计与传统航母设计根本不同的是,航母舰岛被设计在航母中心的重心处,以舰岛为中心,上下、左右对称地分布着重型舰载机与轻型舰载机出入洞口,在舰载机出入洞口的一侧就是长椭圆形且与航母形成类似金元宝或银元宝形状的重型舰载机圆环形飞机轨道和圆环形且与航母形成类似带有圆环且圆环两边上翘的礼帽边沿或类似巨鸟展翅欲飞的轻型舰载机圆环形飞机轨道,两种圆环形飞机轨道的共同性质分为平滑区、升降区、拐弯区三个连续部分。航母圆环形飞机轨道关键基本做到了使飞机在航母上连续起降如同在陆地跑道上一样,减少了飞机起降风险,增强了飞机起降时飞行员的舒适度。
所属技术领域:航母圆环形飞机轨道设计原理
发明背景技术:
目前现行航母上飞机的起飞方式分为滑跃起飞、蒸汽弹射起飞、电磁弹射起飞三种方式,但这三种起飞方式均具备危险性,同时会给飞行员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当飞机降落在航母甲板上时,甲板上设有拦阻索,然后拦阻索把飞机挂住,使飞机在很短的滑行距离内拦阻索让飞机停下来,这种降落方式不仅有风险还要求飞行员有极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飞机驾驶技术,总之只有极少数长时间训练飞行的飞行员才能适合飞行航母舰载机,据说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比航母上的舰载机更为稀缺重要。本“航母圆环形飞机轨道设计原理”的发明,就是为解决航母上舰载机及航母出现的种种弊端而发明设计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航母圆环形飞机轨道设计原理,目的是为解决现行舰载机航母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端而来。
所述航母圆环形飞机轨道设计原理,是由长椭圆形重型舰载机轨道和圆环形轻型舰载机轨道,均以航母中心为中心对称点,两部分轨道重叠而成;航母的舰岛设在航母的中心重心处,航母舰岛的上下、左右对称轴线上,两圆环轨道的内侧或外侧均对称地设有重型舰载机与轻型舰载机出入洞口,以及圆环形飞机轨道上的舰载机。注意舰岛设在航母中心的重心处,与传统航母的设计大不相同,这意味着未来新型航母的设计除动力系统暂时不作重大修改外,其它几乎所有的结构设计都必须作出重大修改。
进一步地所述航母圆环形飞机轨道的设计原理其重型舰载机和轻型舰载机航母轨道共同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为:平滑区轨道、升降区轨道、拐弯区轨道所组成。其中重型舰载机轨道是基本沿整个航母周围船舷甲板环绕而成,其中相连的平滑区轨道,升降区轨道是航母两边的船舷连接或俯视下的长方形轨道,与升降区相连接的拐弯区轨道,是舰头或舰尾的船舷甲板组成的俯视下的两个半圆形轨道;其中轻型舰载机圆环形轨道是以航母为中心,以航母两船舷甲板直线区为直径的圆环形轨道,其平滑区轨道被设置在舰头和舰尾的内侧,拐弯区轨道被设置在航母两船舷甲板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航母圆环形飞机轨道的设计原理,重型舰载机与轻型舰载机航母轨道的平滑区、升降区、拐弯区轨道共同的基本特征为:轨道是由4个凸槽轨道和3个凹槽轨道共同组合而成,被夹在轨道中间的凹槽轨道为轨道的主凹槽,其中凸槽轨道的宽度应分别大致和重型舰载机和轻型舰载机机腿轮子的宽度相等,凹槽轨道的宽度应大致是重型舰载机机腿轮子与轻型舰载机机腿轮子宽度的2-3倍,凸槽轨道表面为凸曲面,凹槽轨道表面为凹曲面,其凸槽与凹槽轨道的高度与宽度在本轨道内之间的距离始终处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母圆环形飞机轨道的设计原理,重型舰载机与轻型舰载机航母轨道是从舰载机出入洞口算起开始的一段距离,其特点是凸槽轨道的高度只需慢慢高出航母甲板水平线一点点,另一段至升降区轨道交界处距离的凸槽轨道的高度,应介于飞机机腿轮子高度的二分之一与四分之一之间,其凹槽轨道的高度始终是航母甲板的水平高度;舰载机升降区轨道特征是从与平滑区交界处算起,升降区凸槽轨道与航母水平甲板呈一定夹角度直线式向上爬升,与此同时,凹槽轨道的高度与航母水平甲板和凸槽轨道同时呈完全相同的夹角直线式向上爬升,因而凸槽轨道与凹槽轨道共同组成了一道带有一定夹角斜面的轨道墙。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只是升高了轨道墙,其轨道墙上凸槽与凹槽的高度与宽度及其相互间的距离与平滑区轨道基本上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成锋,未经胡成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8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