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体姿态检测装置和接触线动态偏移量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6217.3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冶;李云龙;车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开领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S17/93 |
代理公司: | 11614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晓盈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姿态 铁轨 采集单元 车底图像 检测装置 车体 动态偏移量检测 位置数据计算 位置数据 校验 接触线 采光 采集 实时检测 处理器 检测 | ||
1.一种接触线动态偏移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姿态检测装置,所述车体姿态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车底图像采集单元和第二车底图像采集单元,所述第一车底图像采集单元和所述第二车底图像采集单元均设于车体底部,所述第一车底图像采集单元的采光轴朝向一对铁轨中的第一铁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铁轨的轮廓和位置数据,所述第二车底图像采集单元的采光轴朝向所述一对铁轨中的第二铁轨,用于采集所述第二铁轨的轮廓和位置数据;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所述第一铁轨的轮廓和位置数据计算车体的第一姿态,以及根据所述第二铁轨的轮廓和位置数据计算车体的第二姿态;
步骤2:通过所述第二姿态对所述第一姿态进行校验,并在通过所述校验时以所述第一姿态作为当前车体姿态;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铁轨的轮廓和位置数据计算车体的第一姿态包括:
步骤101:获取所述第一铁轨的标准图像数据,所述标准图像数据包括所述第一铁轨的标准轮廓和所述标准轮廓对应的初始坐标;
步骤102:在所述标准轮廓内确定标准参考点和以所述标准参考点为坐标原点的标准参考坐标系,将所述标准参考点的坐标记为P01(x01,y01),将所述标准参考坐标系记为XP01Y,其中,x01,y01分别表示所述标准参考点在图像参考坐标系中的横坐标、纵坐标;
步骤103:在所述第一铁轨的轮廓内确定分别与所述标准参考点和所述标准参考坐标系相对应的计算参考点和计算参考坐标系,将所述计算参考点的坐标记为P1(x1,y1),将所述计算参考坐标系记为XP1Y,根据所述第一铁轨的轮廓和位置数据,确定所述计算参考点的坐标P1(x1,y1),以及所述计算参考坐标系相对于所述标准参考坐标系的偏转角度θ1;
步骤104:根据坐标P0(x01,y01)和坐标P1(x1,y1)以及所述偏转角度θ1,确定所述第一姿态对应的姿态向量P01P1(Δx1,Δy1,θ1),其中,Δx1表示车体的水平偏移量,Δy1表示车体的竖直偏移量,θ1即车体相对于竖直平面的偏转角度,Δx1=x1-x01,Δy1=y1-y01;
所述第二姿态对应的姿态向量为P02P2(Δx2,Δy2,θ2),其中,Δx2表示车体的水平偏移量,Δy2表示车体的竖直偏移量,θ2表示车体相对于竖直平面的偏转角度,如果Δx1与Δx2之差小于第一预定误差,Δy1与Δy2之差小于第二预定误差,且θ1与θ2之差小于第三预定误差,则通过所述校验;
第一车顶测距单元和第二车顶测距单元,所述第一车顶测距单元和第二车顶测距单元分别设于车体顶部的两侧,用于从不同位置测量与所述接触线之间的距离;
初始偏移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车顶测距单元和第二车顶测距单元的测量结果计算初始拉出值和初始导高;
车底补偿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体姿态检测装置检测的当前车体姿态对所述初始拉出值和所述初始导高进行补偿,计算最终拉出值和最终导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开领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华开领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62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自由度外差光栅干涉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