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焦炉高强漂珠隔热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0291.4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0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潍耐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835 | 分类号: | C04B35/583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砖 漂珠 焦炉 制备 抗热冲击性 生产成本低 防火性能 节能保温 莫来石粉 双重作用 氧化铝粉 氧化锆粉 原料制备 木屑 石墨 隔热的 减水剂 粘结剂 隔热 粘土 节能 | ||
本发明涉及隔热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焦炉高强漂珠隔热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漂珠隔热砖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白石墨15‑30%,氧化铝粉5‑15%,粘土10‑20%,莫来石粉10‑25%,氧化锆粉5‑15%,漂珠30‑40%,木屑2‑5%,粘结剂5‑10%,减水剂1‑5%和水10‑15%。本发明制得的隔热砖不仅机械强度高,节能保温隔热、防火性能好,性能稳定强度高,无裂纹和崩失现象,还具有优异的抗热冲击性和抗热震稳定性,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达到节能和隔热的双重作用,是国内唯一能达到焦炉用指标强度10‑30MPa的厂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焦炉高强漂珠隔热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炉用于使煤炭化以生产焦炭,焦炉砌体蓄热损失和炉体表面散热损失,一般约占燃料消耗的24-45%,用轻质隔热保温砖作炉体结构的材料,不仅可节能降耗、减轻炉体自重,简化窑炉结构,降低工作环境温度并改善劳动条件,且由于蓄热量的降低,可实现窑炉的快速升温和冷却,提高了窑炉的生产效率。
隔热砖是用耐火黏土或其他耐火原料烧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耐火材料,能耐高温。近年来,国内隔热砖生产工艺发展迅速,市场上出现了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隔热砖。但是现在国内焦炉用漂珠砖强度低,技术不过关,存在耐火性、抗热冲击性和抗热震稳定性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火性、抗热冲击性和抗热震稳定性好的新型焦炉高强漂珠隔热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焦炉高强漂珠隔热砖,所述漂珠隔热砖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白石墨15-30%,氧化铝粉5-15%,粘土10-20%,莫来石粉10-25%,氧化锆粉5-15%,漂珠25-35%,木屑2-5%,粘结剂5-10%,减水剂1-5%和水10-15%。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漂珠隔热砖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白石墨20-25%,氧化铝粉8-12%,粘土8-13%,莫来石粉15-20%,氧化锆粉8-12%,漂珠28-30%,木屑3-5%,粘结剂6-8%,减水剂3-5%和水12-15%。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氧化铝粉的粒度为0.073mm,所述莫来石粉的粒度为0.088mm,所述氧化锆粉的粒度为0.020-0.060mm,所述漂珠的粒度为0.425-0.633mm。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粘结剂为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或聚醋酸乙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减水剂为三聚磷酸钠、硅酸钠、六偏磷酸钠或粉末聚羧酸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焦炉高强漂珠隔热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白石墨、氧化铝粉、粘土、莫来石粉、氧化锆粉、漂珠和木屑,混合均匀,加入水中,再加入粘结剂和减水剂,搅拌均匀,形成泥料;
(2)将所述泥料采用双面加压,缓慢加压之后成型;
(3)成型后进行干燥;
(4)将干燥后的砖坯在窑炉中高温烧制;
(5)拣选合格品,包装,即得。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1)中,所述搅拌均匀条件为:以500-600r/min的转速搅拌15-20min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3)中,所述干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5-35℃,干燥18-28h;第二阶段为高温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20-24h,干燥后砖坯水分质量含量控制在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潍耐节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潍耐节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02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