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旋翼无人飞机风场模拟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5656.4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9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晨;薛新宇;杨风波;孙竹;周晴晴;秦维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旋翼 无人 飞机 模拟 试验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无人飞机风场模拟试验台,包括运动平台、电源、供电系统、旋翼组、飞行控制系统以及手持地面站;电源与供电系统电连接;运动平台分别与供电系统、旋翼组和飞行控制系统搭载连接;旋翼组通过供电系统与所述飞行系统相连接;飞行控制系统由飞行控制模块和姿态传感器组成,飞行控制系统与手持地面站相连接;手持地面站为移动终端,用于远程控制以及数据传输。本发明可以通过确定喷头的最佳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施药效果,适用于四旋翼、六旋翼以及八旋翼状态的植保无人机,测试效果准确,大幅降低测试人员的时间以及人身财产安全等风险,所述试验台结构简单,测试简便,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航空植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飞机风场模拟试验台。
背景技术
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因其可靠性好,操控简单以及机体下方风场分布相对均匀等优点,在无人航空植保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保无人飞机不同飞行姿态下风场的变化依然是影响雾滴飘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旋翼风场与喷头雾流场耦合是植保无人飞机获得最佳喷雾效果的必要手段,通过试验可确定喷头在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上的最佳位置,获得最理想施药效果。当前耦合试验是通过植保无人飞机地面系留或实飞等途径开展,存在飞行姿态难以精确控制,环境干扰严重,人身财产安全存在风险等问题。且针对不同型号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均需要样机参与试验,操作过程繁琐,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植保无人飞机飞行姿态难以控制、环境干扰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飞机风场模拟试验台,以模拟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的飞行姿态从而获得真实风场来控制其雾滴飘移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旋翼无人飞机风场模拟试验台,包括运动平台、电源、供电系统、旋翼组、飞行控制系统以及手持地面站;所述电源与供电系统电连接,用于整个系统的供电;所述供电系统由多通插座和电源线组成;所述运动平台由悬吊杆组件、转轴组件以及旋转组件组成,所述供电系统设于悬吊杆组件上,悬吊杆组件与转轴组件铰接,转轴组件与旋转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运动平台分别与供电系统、旋翼组和飞行控制系统搭载连接;所述旋翼组由速度控制系统和悬臂组件组成,悬臂组件与旋转组件固定连接,速度控制系统设于悬臂组件上,所述旋翼组通过供电系统与所述飞行系统相连接;所述飞行控制系统由飞行控制模块和姿态传感器组成,飞行控制模块和姿态传感器均固定设于旋转组件上,所述飞行控制系统与手持地面站相连接;所述手持地面站为移动终端,用于远程控制以及数据传输。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悬吊杆组件包括第一吊杆、设于第一吊杆顶部的固定座、设于第一吊杆中部的电池框架以及设于第一吊杆底部的角度调节板;所述第一吊杆与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嵌套于电池框架内,电源的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分别通过电源线与多通插座相连接;所述多通插座位于角度调节板的上部,多通插座上设有多组供电通道用于速度控制系统以及飞行控制系统的供电;所述角度调节板上设有第一轴孔和滑道,所述悬吊杆组件通过角度调节板与转轴组件铰接。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二吊杆、挡板、螺杆、附件固定板和螺母;所述第二吊杆上设有第二轴孔和紧定把手,转轴组件通过第二吊杆的第二轴孔与角度调节板的第一轴孔铰接,所述紧定把手的中心螺杆在角度调节板的滑道内移动;所述挡板分为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吊杆的底端,上挡板中间位置焊接螺杆,所述下挡板和附件固定板通过螺母安装在所述螺杆上;所述旋转组件设于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通过上挡板和下挡板装夹在螺杆上。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附件固定板上安装有用于测试的液泵和喷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5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