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9916.1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东;张鑫;骆兵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旭东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67/04;C08L71/02;C08L1/02;C08K9/12;C08K3/34;C08K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乳酸薄膜 聚乳酸 制备 降解 水解 抗菌 酯键 薄膜制备技术 有效抑制细菌 热稳定性质 生物可降解 生物相容性 柔韧性 催化作用 分子结构 过程产生 碱性溶液 抗菌效果 力学性能 麦饭石粉 溶液插层 水解反应 无机杂质 酯基水解 热性能 易加工 有机物 羧酸盐 插层 吸附 酯基 断裂 无毒 繁殖 敏感 生长 | ||
1.一种抗菌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按质量比1∶10将麦饭石粉和单宁酸混合,超声振荡,得混合液A,真空抽滤,得滤渣,按质量比1∶5将滤渣和质量分数为10%硝酸银溶液混合,继续振荡6~8h,得混合液B,抽滤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并置于100~12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研磨即得改性麦饭石粉;
(2)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20~33份聚乳酸、1~10份聚己内酯、40~56份三氯甲烷、20~26份改性麦饭石粉,将聚乳酸、聚己内酯、三氯甲烷混合均匀,水浴搅拌处理,得混合液C,加入改性麦饭石粉,继续搅拌6~7h,静置脱泡,即得改性聚乳酸;
(3)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30~60份改性聚乳酸、4~10份聚乙二醇、10~16份纳米纤维素、20~40份三氯甲烷,将改性聚乳酸和聚乙二醇混合,超声5~10min后并搅拌1~3h,得前驱体溶液,将纳米纤维素和三氯甲烷混合,搅拌2~3h,得共混液,将共混液加入到前驱体溶液中,搅拌处理,得基体,将基体刮膜处理,自然晾干后揭膜,并在40~50℃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即得聚乳酸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超声振荡为在功率为300~350W,常温下超声振荡4~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麦饭石粉过400~500目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水浴搅拌处理为在搅拌速度为60~100r/min,温度为40~50℃下水浴搅拌30~5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搅拌处理为在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下搅拌2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刮膜处理为将基体以速度为10mm/s在玻璃板上刮膜,厚度为50~6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旭东,未经黄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99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淀粉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