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陶瓷废料制备的废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4777.3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祝红;朱永笑;吴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卡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28;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朱芳雄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陶瓷 废料 制备 废水处理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陶瓷废料制备的废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陶瓷废料120~140份、细铁粉10~15份、观音土5~10份、聚合氯化铝1~5份、亚硫酸氢钠1~5份、聚丙烯酰胺5~8份、醋酸钠2~7份、聚硅硫酸铝2~6份、纳米氧化镁8~13份、碳酸钾3~6份、异丙苯磺酸钠1~5份、交联剂5~11份、引发剂5~11份、偶联剂5~11份、去离子水30~150份、致孔剂5~11份、絮凝剂5~11份、助凝剂5~11份,将混合物料B放入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后用造粒机切割成粒装结构,然后再用无纺布将其包裹起来,得到废水处理剂。本发明设计合理,成分合理,废水处理效果好,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陶瓷废料制备的废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剂,通常指用于污水处理的化学药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轻工、日化、纺织、印染、建筑、冶金、机械、医药卫生、交通、城乡环保等行业,以达到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源污染的目的。水处理剂包括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絮凝剂、净化剂、清洗剂、预膜剂等。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使用复合配方的水处理剂,或者综合应用各类水处理剂。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水处理剂的研发和生产朝向来源环保、可重复使用、不引入新的污染源等方向进行。并且从生产成本考量,降低原料成本和生产成本也是水处理剂研发的方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陶瓷工业废料日益增多,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所以陶瓷工业废料的处理与利用非常重要。目前我国陶瓷工业废料的处理与利用程度比较低,资金紧缺,致使大量废渣挤占耕地,使水和空气受到污染,大量的陶瓷废料已经不是简单填埋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重视对陶瓷废料的循环再利用,提高再利用的科技水平,化废料为资源,已经成为科技和环保部门的当务之急。
中国专利CN200710034985.X公开了一种陶瓷颗粒滤料在钢铁工业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工艺方法,在钢铁工业废水处理装置的过滤罐中,装填陶瓷颗粒滤料,所述陶瓷颗粒滤料包括陶粒滤料、瓷砂滤料和瓷球滤料从上至下依次分层装填在过滤罐中,钢铁工业废水经一次沉淀和二次平流沉淀后从过滤罐上端进入,通过陶瓷颗粒滤料的截留和吸附,使水与悬浮污染物分离而排出清水。该专利虽然采用陶瓷颗粒滤料也起到了废水处理的作用,但是该专利的陶瓷滤料需特别定制,而且该陶瓷滤料的废水处理机制仅仅是简单的过滤作用,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可处理的废水类型也非常有限。
专利号CN201711435282.8提出一种利用陶瓷废料制备的废水处理剂,该专利的功能单一,没有实现实质性进步;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陶瓷废料制备的废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陶瓷废料制备的废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陶瓷废料制备的废水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陶瓷废料120~140份、细铁粉10~15份、观音土5~10份、粘合剂5~20份、石灰5~8份、食用胺1~5份、氯化钠1~5份、聚合氯化铝1~5份、麦饭石1~5份、亚硫酸氢钠1~5份、聚丙烯酰胺5~8份、醋酸钠2~7份、聚硅硫酸铝2~6份、纳米氧化镁8~13份、碳酸钾3~6份、异丙苯磺酸钠1~5份、交联剂5~11份、引发剂5~11份、偶联剂5~11份、去离子水30~150份、致孔剂5~11份、絮凝剂5~11份、助凝剂5~11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陶瓷废料125~135份、细铁粉11~14份、观音土6~9份、粘合剂6~19份、石灰5.5~8份、食用胺2~4份、氯化钠2~4份、聚合氯化铝2~4份、麦饭石2~4份、亚硫酸氢钠2~4份、聚丙烯酰胺5~8份、醋酸钠3~6份、聚硅硫酸铝3~5份、纳米氧化镁9~12份、碳酸钾3~6份、异丙苯磺酸钠1~5份、交联剂6~10份、引发剂6~10份、偶联剂6~10份、去离子水30~150份、致孔剂6~10份、絮凝剂6~10份、助凝剂6~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卡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卡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