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污泥的复合菌剂及制备方法及处理污泥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8588.5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五岭;于烽;黄敏刚;郭彦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文岭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11/02;C12R1/11;C12R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复合菌剂 培养物 制备 城镇污水处理厂 巨大芽孢杆菌 施氏假单胞菌 污泥处置 含水率 菌株 泥质 土壤改良 工艺污泥 卫生填埋 污泥脱水 园林绿化 质量比 存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污泥的复合菌剂,复合菌剂由巨大芽孢杆菌株培养物和施氏假单胞菌株培养物组成,巨大芽孢杆菌株培养物和施氏假单胞菌株培养物按质量比计1:1或1:2或2:3混合。本发明的用于处理污泥的复合菌剂,各菌株能适应污泥环境,菌株均可以存活,破坏污泥的胶体成分,使其含水率迅速下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经污泥脱水工艺污泥含水率仍然较高,不能满足卫生填埋等后续处置的问题。处理后污泥符合《GB/T 23486‑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4600‑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壤改良用泥质》等国家相关标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用于处理污泥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菌剂处理污泥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处理污泥复合菌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污泥的复合菌剂,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上述复合菌剂处理污泥的工艺。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残留的半固体物质,主要是污水中的固体成分。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营养物质,呈胶体状,散发恶臭气味,同时含有病菌、寄生虫及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如其得不到妥当处置、任意排放可对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目前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制造肥料、制造建材等,这些方法都要求污泥经过脱水和干化处理,即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至50%以下,使其达到稳定化和减量化,才能进一步处置。但是,在目前我国污水厂的污泥脱水工艺条件下,污泥含水率只能降低到70%-80%,而且许多污水厂并未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污泥含水率往往在90%以上,不能满足卫生填埋等处置的要求。另一方面,脱水污泥中的水分主要是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要去除这部分水分,常规的脱水方法已不再适用,需要额外的污泥干化步骤降低含水量,因此,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是脱水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处置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污泥的复合菌剂,各菌株能适应污泥环境,菌株均可以存活,破坏污泥的胶体成分,使其含水率迅速下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经污泥脱水工艺污泥含水率仍然较高,不能满足卫生填埋等后续处置的问题。处理后污泥符合《GB/T 23486-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4600-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壤改良用泥质》等国家相关标准,达到了稳定化、无害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用于处理污泥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菌剂处理污泥的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处理污泥的复合菌剂,复合菌剂由巨大芽孢杆菌株培养物和施氏假单胞菌株培养物组成,巨大芽孢杆菌株培养物和施氏假单胞菌株培养物按质量比计1:1或1:2或2:3混合。
优选地,巨大芽孢杆菌株培养物包括巨大芽孢杆菌株和其培养基;施氏假单胞菌株培养物包括施氏假单胞菌株和其培养基。
优选地,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或半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为麸皮培养基或米糠培养基或玉米粉培养基或花生饼粉培养基任意一种;
液体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或种子培养基或LB液体培养基任意一种;
半固体培养基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5%的凝固剂制备而成。
优选地,复合菌剂中总有效活菌数≥1×108cfu/g。
优选地,巨大芽孢杆菌培养物中巨大芽孢杆菌株的有效活菌数为≥1×108cfu/g;施氏假单胞菌培养物中施氏假单胞菌株的有效活菌数为≥1×108cfu/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文岭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文岭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8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