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86603.2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8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 发明(设计)人: | 程显东;周筱瑜;万琳竹;周康;王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城市东宁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25/04 | 分类号: | F01D25/04;F01D9/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新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117 | 代理人: | 李晓光 |
| 地址: | 1181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器防喘振进气 导流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涡轮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包括一体连接的罩口和进气导流罩;所述罩口安装在涡轮增压器进气口内侧,所述进气导流罩与进气口内侧接触部分均匀倾斜连接导流片,导流槽片之间位置上重叠且留有缝隙;每个导流槽片开设有上层气孔和下层气孔,所述上层气孔边缘能与进气口内壁贴合,所述下层气孔的形状与叶轮的叶片配合导气,并与进气口下部空隙联通,下部空隙通过进气口内部的空隙联通上层气孔。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喘振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型机组中,涡轮增压器是维持机组安全、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部件,但传统涡轮增压器在运行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发生喘振的现象,导致机组无法正常运行,增压器本身也容易损坏,造成巨大损失。目前涡轮增压器发生喘振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设计和选择涡轮增压器时,片面追求高效率,没有保留适当的喘振裕量,导致机组;2、操作不当,导致机组发生喘振;3、机组高负荷、高转速、燃烧室密封性差、冷却效果差,导致机组发生喘振;4、传统导流罩的形状为两端开口的碗状(如图1所示),极易发生涡轮增压器气流通道堵塞,使流通阻力增大,在高压比、低流量的状况下工作,导致机组发生喘振。
上述导致涡轮增压器发生喘振的原因前三种可以通过改进操作得到避免,但是涡轮增压器气流通道堵塞,使流通阻力增大,在高压比、低流量的状况下工作,导致机组发生喘振需要从涡轮增压器的结构上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包括一体连接的罩口和进气导流罩;所述罩口安装在涡轮增压器进气口内侧,所述进气导流罩与进气口内侧接触部分均匀倾斜连接导流片,导流槽片之间位置上重叠且留有缝隙;每个导流槽片开设有上层气孔和下层气孔,所述上层气孔边缘能与进气口内壁贴合,所述下层气孔的形状与叶轮的叶片配合导气,并与进气口下部空隙联通,下部空隙通过进气口内部的空隙联通上层气孔。
所述导流槽片的个数为5个、7个或者9个。
所述导流槽片的安装方向为与切线方向夹角25°~45°。
所述上层气孔的边缘有倒角,能与进气口内壁紧密贴合,可将气体向进气口中心旋入式导入。
所述下层气孔的边缘有倒角,能与叶轮的叶片紧密贴合,可将气体向叶轮内旋入式导入。
所述罩口圆周上加设一周卡缘,进气口内侧相应位置开设卡槽,卡缘和卡槽密封卡紧。
本方法的优点是:
本发明涡轮增压器防喘振进气导流罩结构,包括一体连接的罩口和进气导流罩;罩口安装在涡轮增压器进气口内侧,进气导流罩与进气口内侧接触部分均匀倾斜连接导流片,导流槽片之间位置上重叠且留有缝隙;每个导流槽片开设有上层气孔和下层气孔,上层气孔边缘能与进气口内壁贴合,下层气孔的形状与叶轮的叶片配合导气,并与进气口下部空隙联通,下部空隙通过进气口内部的空隙联通上层气孔。使用时,首先将进气导流罩安装进进气口,调整至进气口内部及叶轮相应位置后通过卡缘和卡槽卡紧。然后正常启动进气,气流通过进气口的罩口进入进气导流罩,气流通过倾斜的导流片进入,并通过下层气孔旋入式导入叶轮,导流槽片之间位置上重叠且留有缝隙,可以止逆。一旦进气量过大,多余的进气通过下层气孔导入叶轮后可以通过进气口下部空隙及进气口内部的空隙联通的上层气孔循环出来,达到缓解多余进气量的目的,有效防止喘振发生。
本发明上层气孔的边缘有倒角,能与进气口内壁紧密贴合,可将气体向进气口中心旋入式导入。下层气孔的边缘有倒角,能与叶轮的叶片紧密贴合,可将气体向叶轮内旋入式导入。紧密贴合的设计可以防止内部气流乱窜,能保证内部气流平稳有序,防止喘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城市东宁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凤城市东宁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6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机回热小汽轮机启动模式
- 下一篇:一种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