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保温阻燃功能的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6890.9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0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途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B28B1/52;B28C5/40;C04B11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建筑材料 保温阻燃 制备 建筑材料领域 丝素蛋白纤维 保温隔热性 纳米碳化硅 丁烯二醇 硅酸钙粉 海泡石粉 胶凝材料 浇注成型 陶瓷纤维 玻璃棉 防火性 硅酸铝 减水剂 聚氨酯 碳化硼 氧化锆 硬脂醇 增稠剂 阻燃剂 石棉 称取 脱模 养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保温阻燃功能的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有保温阻燃功能的环保建筑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纳米碳化硅、硬脂醇、海泡石粉、石棉、硅酸钙粉、聚氨酯、丝素蛋白纤维、1,4丁烯二醇、陶瓷纤维、碳化硼、氧化锆、硅酸铝、玻璃棉、胶凝材料、阻燃剂、增稠剂、减水剂和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原料、(2)搅拌、(3)浇注成型、脱模、码垛和养护;本发明制得的具有保温阻燃功能的环保建筑材料具有保温隔热性好和防火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温阻燃功能的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阻燃的建筑材料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0月5日公告的中国专利文献一种防火隔热的纳米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410550852.8),所述的防火隔热的纳米建筑材料按重量包括以下成分:纳米碳化硅19-33份、硬脂醇12-26份、海泡石粉34-52份、石棉14-23份、硅酸钙粉8-17份、聚氨酯18-26份、丝素蛋白纤维3-6份、1,4-丁烯二醇7-12份。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海泡石粉和硅酸钙粉分别粉碎;(2)取纳米碳化硅、硬脂醇、海泡石粉、石棉、硅酸钙粉、聚氨酯,加热进行搅拌,高温搅拌均匀;(3)再向步骤(2)的混合料中加入丝素蛋白纤维、1,4-丁烯二醇再进行高温搅拌;(4)将混合料用模具高温浇注成建筑板材,冷却至室温为防火隔热的纳米建筑材料。
但是其在应用于高规格的建筑时,其保温和防火性能仍不能达到其要求,且其在环保节能方面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对其配方及其制作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保温阻燃功能的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具有保温阻燃功能的环保建筑材料具有保温隔热性好和防火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保温阻燃功能的环保建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碳化硅22-28份、硬脂醇14-18份、海泡石粉35-39份、石棉14-22份、硅酸钙粉8-14份、聚氨酯18-20份、丝素蛋白纤维3-6份、1,4丁烯二醇8-11份、陶瓷纤维24-28份、碳化硼17-21份、氧化锆11-21份、硅酸铝13-23份、玻璃棉13-15份、胶凝材料19-21份、阻燃剂0.2-0.4份、增稠剂0.3-0.7份、减水剂0.1-0.5份和水5-9份。
原料添加了陶瓷纤维,陶瓷纤维具有质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保温隔热性好和抗拉抗折强度高的特点。
原料添加了碳化硼,碳化硼具有耐火性好、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和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
原料添加了氧化锆,氧化锆具有耐火性好和耐高温性好的优点。
原料添加了硅酸铝,硅酸铝具有热稳定性好和保温隔热性好的优点。
原料添加了玻璃棉,玻璃棉内部具有许多细小的孔隙,在保温绝热、吸音性、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上表现良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碳化硅23份、硬脂醇16份、海泡石粉36份、石棉17份、硅酸钙粉9份、聚氨酯18份、丝素蛋白纤维4份、1,4丁烯二醇9份、陶瓷纤维25份、碳化硼19份、氧化锆13份、硅酸铝16份、玻璃棉13份、胶凝材料21份、阻燃剂0.3份、增稠剂0.5份、减水剂0.2份和水8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碳化硅25份、硬脂醇16份、海泡石粉37份、石棉18份、硅酸钙粉11份、聚氨酯19份、丝素蛋白纤维4.5份、1,4丁烯二醇9.5份、陶瓷纤维26份、碳化硼19份、氧化锆16份、硅酸铝18份、玻璃棉14份、胶凝材料20份、阻燃剂0.3份、增稠剂0.5份、减水剂0.3份和水7份。
优选地,所述胶凝材料为水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途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途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6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