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机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6581.1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姜丹丹;任建军;叶超;方亮;胡焕;刘东旭;翟艳鹏;潘宏辉;周明龙;潘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M1/00 | 分类号: | F16M1/00;F16L3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选区 熔化 成形 技术 机架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机架组件,包括:机架(1)、过滤装置(2)、节流孔板(3);机架(1)包括内部流道;过滤装置(2)设置于机架(1)的内部流道的始端;节流孔板(3)设置于机架(1)的内部流道的末端。本发明可以实现同时对多台发动机工作介质的供应及流量调节;减少了姿控动力系统总装时的工作介质输送管路数量,极大的减少系统焊缝数量,提高系统密封的可靠性;系统管路的减少有利于提高系统结构的抗振能力;减少了系统产品集成装配时的生产劳动量,提高姿控动力系统批量生产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姿控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机架组件。尤其地,涉及利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加工制造的用于为多台发动机提供安装结构及工作介质输送的机架组件集成技术。
背景技术
结构集成化设计是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设计原则,在目前对液体姿控动力系统的重量要求、空间布局要求苛刻的条件下,发动机的集成设计可以较好的满足整弹设计要求,此外机架结合安装结构和工作介质的输送功能可以减少系统管路数量、减少系统总装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利用机械加工方法进行内部流道加工时,产品上需设置工艺孔,且内部流道的加工涉及打中心孔、钻孔、扩孔、铰孔等多道工序。此外,目前对细长孔的加工仍存在较大难度,当内部流道的长度达到一定值时,需在流道的两端同时设置工艺孔,工艺孔数量的增加及对工艺孔后续的焊接处理,将直接影响机架结构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机架组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的机架组件,包括:机架、过滤装置、节流孔板;
机架包括内部流道;
过滤装置设置于机架的内部流道的始端;
节流孔板设置于机架的内部流道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左侧部件、前侧部件、右侧部件;
左侧部件、前侧部件、右侧部件依次连接构成机架;
左侧部件的一端与前侧部件的一端连接,左侧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右侧部件的一端与前侧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右侧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机架由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一体打印成型。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节流孔板均与机架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内部流道通过球面型管接头与外界介质输送管路连接。
优选地,包括多个内部流道,将所述多个内部流道中的三个内部流道分别记为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
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分别包括:第一始端、第二始端、第三始端;
内部流道的横向部分在机架内部横向延伸,从末端开始沿着机架的右侧部件延伸至前侧部件,沿着前侧部件继续延伸,经过末端后延伸至左侧部件,并继续沿着左侧部件延伸至末端;
内部流道的纵向部分从始端开始在机架内部纵向向下延伸至末端,与内部流道的横向部分相交于内部流道的末端;
内部流道在机架内部横向延伸,依次经过机架的左侧部件、前侧部件、右侧部件;内部流道延伸至前侧部件时经过内部流道的末端;
内部流道横向部分在机架内部横向延伸,从末端开始沿着机架的右侧部件延伸至前侧部件,沿着前侧部件继续延伸,经过末端后延伸至左侧部件,并继续沿着左侧部件延伸至末端;
内部流道的纵向部分从始端开始在机架内部纵向向上延伸至末端,与内部流道的横向部分相交于内部流道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未经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6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驱动式船用推进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安全帽测试的夹具及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