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力轨道及其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4717.7 | 申请日: | 2016-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邹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立新 |
主分类号: | B60L13/04 | 分类号: | B60L13/04;B61B13/12;E01B2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5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轨道 及其 运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力轨道及其运输系统,属于新型交通设备技术领域。该磁力轨道运输系统包括运送载体、磁力轨道和泵站。所述运送载体搭载在磁力轨道上;所述磁力轨道包括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上设置有输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内流通有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所述输液管道的进出口分别连接至泵站,所述运送载体底部设置有磁场体,以便与输液管道内的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产生磁力吸引。本发明的磁力轨道运输系统属于一种全新的轨道交通技术,与现有轨道交通相比,不仅可以实现全高架运行,还具有低成本、轻量化的优点,为解决现有的交通技术和设备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问题提供新的技术支持,进一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力轨道及其运输系统,属于交通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610627621.1,申请日为2016年08月03日,名称为“一种动力轨道及其运输系统”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物流和人流的流动量持续加大,如何提高交通的便利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各国都已积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但就目前的交通技术和设施条件而言,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展和研发新的交通技术和设备。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轨道及其运输系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交通技术和设备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磁力轨道,包括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上设置有输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内流通有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
优选地,所述轨道本体包括上轨道板、输液管道和下固定板,所述输液管道设置在上轨道板和下固定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轨道板、输液管道和下固定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包括带磁的流动物质和不带磁但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其中:
(1)、所述带磁流动物质包括磁流体,这里所说的磁流体还包括将带磁的磁性物质(例如:磁铁等)混合在流动的液体(例如:水等)中而形成的可流动性混合物。
(2)、所述的不带磁但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包括将不带磁的磁性物质(例如:铁球、铁块等)混合在流动的液体(例如:水等)中而形成的可流动性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磁性物质包括铁、钴、镍及其合金。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磁力轨道运输系统,该磁力轨道运输系统包括运送载体、磁力轨道和泵站,所述运送载体搭载在磁力轨道上;所述磁力轨道包括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上设置有输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内流通有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所述输液管道的进出口分别连接至泵站,以便使磁力轨道上的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在输液管道内高速流动;所述运送载体底部设置有磁场体,以便与输液管道内的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产生磁力吸引。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磁场体主要用于产生强磁场,其与磁力轨道上的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场和磁力,从而利用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上的能量(动能)带动载体沿磁力轨道运动。当然,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的能量(动能)是由泵站提供,可理解为泵站通过输送液体形成运送载体的动力。
优选地,所述磁场体为电磁滑块,所述电磁滑块包括设置在运送载体的底部的滑块和设置在所述滑块内的电磁线圈。
所述轨道本体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但为了直观地说明,优选地,所述轨道本体包括上轨道板、输液管道和下固定板,所述输液管道设置在上轨道板和下固定板之间;所述上轨道板、输液管道和下固定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包括带磁的流动物质和不带磁但可被磁吸的流动物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立新,未经邹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4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轨电车受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坡道起步辅助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