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7741.8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妞;闫术芳;丁玉岳;孙小华;孙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6 | 分类号: | C25B11/06;C25B1/04;H01M4/88;H01M4/9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硫化钴 前躯 制备 退火 产品一致性 含碳有机物 电催化剂 反应条件 非水溶剂 设备要求 原料成本 蔗糖 硫化 苯胺 滴涂 挥发 基底 可用 硫源 硫脲 钴盐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硫化钴‑碳原位电极的滴涂制备方法,将钴盐和Tx‑100或蔗糖或苯胺等含碳有机物溶于挥发非水溶剂,并加入硫脲作为硫源,获得Co‑C‑S前躯液;上述前躯液涂布到基底上,干燥后放在Ar气氛中或N2气氛中,退火硫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到的产品具有设备要求低、所需原料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易于控制、生产工艺简单、所形成的产品一致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可用于HER、OER和ORR的多功能电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位电极及其制备,属于能量存储和转换材料与器件领域。
背景技术
高效的电催化材料在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如:电解水、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将推动环保与新能源的发展。目前,铂、钯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氢和氧还原功能,即催化氢析出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和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氧化钇、氧化钌具有优异的析氧(OxygenEvolution Reaction,OER)催化功能。然而,这些贵金属及其氧化物储量有限、价格高昂,其中铂在催化ORR反应过程中亦易被甲醇中毒而逐渐失效。因此大量的科研工作者都致力于开发它们的替代材料。研究发现,过渡金属硫化物可作为HER电催化剂,过渡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具有良好的OER电催化功能,碳材料亦可作为铂、钯的替代材料催化ORR,然而极少有材料同时具有双功能或三功能(催化HER、OER和ORR反应)。因而,本发明旨在制备出一种廉价、高效的三功能电催化剂——硫化钴与碳的复合物(硫化钴-碳),其中硫化钴起着催化HER的功能、硫化钴在OER反应中表面生成的氧化钴起着催化OER反应的功能、碳其中催化ORR反应的功能,此外这种复合物的形貌结构、导电能力、表面组分缺陷亦能相互协同促进催化反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位制备硫化钴-碳电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设备要求低、所需原料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易于控制、生产工艺简单、所形成的产品一致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可用于HER、OER和ORR的多功能电催化剂,对于原位电极的批量生产有重大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Co-C-S为前驱夜,涂布在基底上成膜后,再制备出原位硫化钴-碳电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钴盐和含碳有机物(包括Tx-100、葡萄糖、蔗糖、苯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Tx-100)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易挥发溶剂,加入硫脲作为硫源,获得Co-C-S前躯液,其中Co原子的浓度为200~900mM,含碳有机物(包括Tx-100、葡萄糖、蔗糖、苯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Tx-100)与非水溶剂的体积比为0.03~2。该步骤的意义在于:前驱液内含碳有机物(包括Tx-100、葡萄糖、蔗糖、苯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Tx-100)不仅可以提供碳元素,而且具有一定粘性,易于涂布且可以增加负载量;反应试剂均匀分散,获得均匀无沉淀的Co、C、S元素在原子尺度均匀混合的前躯液为制备均匀的硫化钴-碳阵列打下良好基础;以硫脲作为硫源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安全可控易操作。
第二步、将上述前躯液滴涂或旋涂到基底上,如碳布、石墨纸、铜或镍箔,于干燥空气中干燥,或于热台上70~100℃快速干燥,该步骤的意义在于:N,N-二甲基甲酰胺快速挥发后留下由Co盐、含碳有机物(包括Tx-100、葡萄糖、蔗糖、苯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Tx-100)和硫脲均匀混合的前驱膜层,保证后续高温退火反应后仍获得均匀的硫化钴-碳膜。
第三步、将步骤二中前驱膜于Ar气氛中或N2气氛中,经500~900℃烧结30min~4h,随炉冷却取出即可得到硫化钴-碳复合原位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7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极板电解槽
- 下一篇:一种锰电解液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