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尾门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52373.8 | 申请日: | 201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6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丁敏源;施润玮;夏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E05F15/78;E05F1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门控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尾门控制方法及装置,当电动尾门系统的控制装置接收到电动尾门的开/关请求时,获取车辆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驻车坡度,并判断该环境温度以及驻车坡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满足,则获取与第一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一速度参数,并利用第一速度参数驱动电动尾门打开或关闭;如果不满足,则从速度参数集合中选取与当前环境温度以及坡度对应的第三速度参数,然后利用第三速度参数驱动电动尾门打开或关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单一速度参数影响电动尾门开关性能,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尾门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电动尾门,也称为电动后备箱,电动尾门的开关由电动尾门系统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该电动尾门系统包括尾门撑杆、锁模块等器件。当前电动尾门开关速度可以通过实车标定方法获取,具体为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以及驻车坡度下获取电动尾门的开关速度,从而确立一组电动尾门开关速度参数,并将其存储在控制装置的存储区中,以便根据控制装置输出的参数确定相应的电动尾门开关速度。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两种策略进行实车标定获取电动尾门的开关速度,一种是“保一般舍恶劣”策略,在该策略下,开关速度参数确保在一般使用场景下(常温、平坡)电动尾门的顺利开关且开关速度平顺,但无法兼顾恶劣使用场景下(高温、低温、上坡、下坡等工况)电动尾门工作的开关性能;另一种是“保恶劣舍一般”策略,在该策略下,开关速度参数确保在恶劣使用环境下电动尾门的顺利开关且开关速度平顺,但无法兼顾一般使用场景下电动尾门的开关性能,导致在正常使用场景下开关速度不均匀等问题。
然而,上述两种策略仅能单一的实现,二者无法兼容,也就是说,通过实车标定获取的电动尾门开关速度参数仅针对部分使用场景,具有局限性。当汽车处于其它使用场景时,例如高温、上坡的使用场景,利用该组开关速度参数无法使得电动尾门顺利打开或关闭,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尾门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单一速度参数控制电动尾门开关而造成无法兼顾其它环境下电动尾门的开关性能,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尾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电动尾门的开/关请求时,采集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驻车坡度;
判断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驻车坡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一预设坡度范围;
若是,则获取第一速度参数,并利用所述第一速度参数驱动所述电动尾门打开或关闭;
若否,则从速度参数集合中选取与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驻车坡度对应的第三速度参数,并利用所述第三速度参数驱动所述电动尾门打开或关闭;所述速度参数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速度参数;所述速度参数与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驻车坡度具有对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驻车坡度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判断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驻车坡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和第二预设坡度范围;
若是,则获取第二速度参数,并利用所述第二速度参数驱动所述电动尾门打开或关闭;
若否,则从所述速度参数集合中选取与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驻车坡度对应的第三速度参数,并利用所述第三速度参数驱动所述电动尾门打开或关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驻车坡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2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