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梨山楂果酱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7350.8 | 申请日: | 201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汪伟;周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1/10 | 分类号: | A23L21/10;A23L21/12;A23L5/20;A23L5/1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梨 山楂果酱 山楂 破碎打浆 均质 制备 预处理 浓缩 复合酶处理 健胃消食 清热解毒 润肺止咳 酸甜适口 原料浆液 酶处理 灭菌 粘稠 罐装 酱体 贮藏 蒸发 调配 新鲜 转化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梨山楂果酱的制备方法,采用豆梨、山楂为主要原料,将豆梨、山楂预处理、破碎打浆、酶处理、调配、浓缩、均质、罐装、灭菌贮藏等步骤加工而成。本发明在豆梨、山楂破碎打浆前将其进行蒸发水分,降低了豆梨、山楂的水分含量,提高了新鲜豆梨、山楂内糖分的转化,改善豆梨山楂果酱成品的口感,对原料浆液进行复合酶处理,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效率,在豆梨山楂果酱浓缩后进行多次均质,提高了豆梨山楂果酱的品质与口感,口感酸甜适口、酱体粘稠适度,可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润肺止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酱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豆梨山楂果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豆梨,别名鹿梨、鸟梨、野梨等,是蔷薇科梨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味酸、甘、涩,性寒,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棠梨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微量元素,果实含糖量达15-20%,可酿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润肺止咳等保健作用。
山楂,味甘、性微温酸,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由于山楂的特殊口感,以及口味酸甜,有开胃的功效,所以人们将其做成冰糖葫芦,或者经多到加工,制成山楂片,或者制成山楂糕,各种山楂制成的产品都有开胃的功效加上酸甜的味道,所以很受人们喜爱。豆梨、山楂除了食用之外,均可作为中药材食用,将豆梨、山楂加工成果酱产品,实现了对豆梨、山楂的综合利用,且便于储存,提高了其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豆梨、山楂为原料,提供一种解酒清毒、消除疲劳、敛肺止咳的豆梨山楂果酱的制备方法,提高了豆梨、山楂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
一种豆梨山楂果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预处理:挑选新鲜、完整、无病虫害的豆梨、山楂、余甘子、仙人掌果、醋栗,清洗后滤干水分,将豆梨、山楂去核切块制得豆梨块、山楂块、余甘子块、仙人掌果块、醋栗块,取豆梨块11kg、山楂块5kg、2kg余甘子块、2kg仙人掌果块、2kg的醋栗块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平铺烘干设备中进行水分蒸发,含水量蒸发掉混合原料重的15%,即可;
B、破碎打浆:向水分蒸发后的10kg混合原料中加入15kg的浓度为70%的蜂蜜溶液、0.5kg的枸橼酸,于1200r/min,组织捣碎6min,制成原料浆液;
C、酶处理:向10kg原料浆液中加入0.05kg的果胶酶、0.005kg的纤维素酶,混合均匀,温度控制为50℃,时间为4.5小时;
D、调配:向酶处理后的10kg原料浆液中加入3kg果葡糖浆、2kg的麦芽糖醇、1kg的牛蒡汁、1kg胡萝卜汁、1kg的蓝莓汁、1kg的黑莓汁、0.5kg的柠檬酸、0.2kg的苹果酸、0.08kg的柠檬酸钠、0.03kg的果胶、0.02kg的黄原胶、0.01kg的卡拉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果浆;
E、浓缩:将调配好的混合果浆倒入真空浓缩机内,在-0.6Mpa、温度为65℃下循环浓缩45min,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78%时,制得豆梨山楂浓缩物;
F、均质、罐装:将豆梨山楂浓缩物置于胶体磨中研磨10min,研磨3次后将豆梨山楂浓缩物进行灌装,灌装温度为95℃,装罐后立即加盖密封;
G、灭菌:将装罐后的果酱罐放入杀菌箱内,用135℃的蒸汽杀菌10min,然后逐渐冷却,制得豆梨山楂果酱,低温储藏。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豆梨、山楂破碎打浆前将其进行蒸发水分,降低了豆梨、山楂的水分含量,提高了新鲜豆梨、山楂内糖分的转化,改善豆梨山楂果酱成品的口感,对原料浆液进行复合酶处理,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效率,在豆梨山楂果酱浓缩后进行多次均质,提高了豆梨山楂果酱的品质与口感,口感酸甜适口、酱体粘稠适度,可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润肺止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7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泡菜坛
- 下一篇:一种发酵型低糖滁菊花瓣悬浮酱及其制备方法